西南交通大学“重走播迁路”考察服务团赴福泉考察纪实

03.08.2015  16:48

7月21日,由副校长朱健梅率领、32名师生组成的西南交通大学“重走播迁路” 考察服务团抵达贵州福泉,通过寻访交大抗战办学旧址、参观考察、交大精神宣讲、专家培训、查阅档案、座谈访问等方式,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考察与服务活动。

在这里,他们不仅沿着当年学长先贤们的足迹,重温抗战期间学校在艰难困苦中的砥砺图强,更深深地被福泉人民的深情厚意所打动,体验到校地双方从心到心的接力,切实感受到交大精神在福泉的延续、传承、发扬壮大。

重走播迁路”专题活动是学校120周年校庆重点活动之一,由校工会牵头,联合校团委、档案馆、对外合作联络处、宣传部等单位共同组织。“重走播迁路”福泉考察服务团,由特邀专家、思政课骨干教师和各学院青年教师代表32位师生组成,副校长朱健梅担任领队,郑江和王蔚分别担任团长和副团长。

此前,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在7月16日举行的出征仪式上指出,历史是有温度、有心跳的。“重走播迁路”既是为了呈现鲜活的历史,让历史重新焕发活力,也是为了汲取智慧,触动内心、改变自己,更好地传播交大声音、扩大交大影响,续写辉煌篇章。

抗战路上,他们向学校敞开怀抱

福泉,古称平越,是黔桂、湘黔的重要交通枢纽。抗战期间,正是福泉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让学校和福泉走到了一起。

7月23日上午,考察服务团来到福泉市档案史志局查阅历史档案。福泉市档案史志局局长邓英、副局长贺建飞、葛永飞向学校赠送了书籍《平越直隶州志》、《福泉县志》、《中国共产党福泉市历史》。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唐山等地相继沦陷,学校从河北唐山辗转南迁,同年12月在湖南湘潭杨家滩复课。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形势危急,学校不得不再次播迁。就在全校师生四处逃亡中,热心士绅谭克敏、刘儆予力邀学校迁往平越(今福泉),并取得贵州地方的支持;他们承诺把中小学和福泉山地址腾给学校,教学地点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尽量设法解决。最终,他们的热情感动了师生,加之平越交通便利、环境清幽,学校决定内迁平越。1939年1月底,学校全体师生到达平越,开始了将近6年的相对平静的办学。

自强不息,师生不畏艰难越挫越勇

抗战期间,办学条件艰苦卓绝。面对困难,学校抱着教育救国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自强不息、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

福泉市档案史志局原局长杨胜才告诉考察服务团,当时,学校设有土木工程、矿冶工程和铁道管理三个系,共有12个班级,学生550多人,教职员工100余人。学校迁到平越后,一无教室,二无宿舍。热情好客的平越人民,腾出平越初中所在地的孔庙给学校作教室、办公室,让出城厢小学所在地的考棚,给学院做学生宿舍。同时动员居民挤出一些住房供教职工住宿。

抗战时期物价飞涨,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就想方设法、四处筹措资金;校舍紧张,就灵活调整政策,允许学生在校外租用民房;学习条件简陋,仪器、设备、图书缺乏,就利用平越既有的优势开展实地教学和科研。爱校如家的校友也纷纷捐赠,为学校添置了经纬仪和平板仪等若干。福泉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交大校友们的爱校情怀,反过来也激励着师生们团结向上,刻苦攻读。

24日在接受考察服务团采访时,平越中学学生金承英、刘唐盛夫妇就一致认为,“唐山交大在贵州平越留下浓郁的学习向上的氛围。”热心士绅刘儆予的孙儿、福泉中学教师刘能昌回忆起往事,也欣然写下“感谢唐山交大在福泉(平越)播下科学、文化、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万岁!

双严传统,无论何时不曾改变

抗战期间,学校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传统,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有半点松懈。学校高度重视招生质量、教学质量,严格把关、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这让学校不仅弦歌不辍,还谱写了“桐油灯下出院士”的佳话。

7月21日下午,考察服务团来到葛镜桥实地考察:茅以升校长曾多次带领学生在这里现场教学、实地测量。23日下午,在福泉市城厢镇东兴路4号,考察了茅以升校长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小院的一侧,挂着学生刘文振保存的茅老照片。照片上写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三解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线直线交叉直线 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桥梁专家茅以升 倾一腔热血,育百代英才”。学校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平越时期,学校聘请了一支由40多名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可谓大师云集。这在当时全国工科院校中也是罕见的。他们当中,有德高望重的茅以升和“五老”,有崭露头角的“四少”,还有许多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爱国、执著、敬业、奉献的一大批教授。

严师出高徒、“双严”结硕果。据不完全统计,平越期间,学校培育出姚桐斌、陈能宽2名“两弹一星元勋”,肖纪美、佘畯南等9名院士、勘察设计大师胡惠泉,社会活动家杨纪珂等上千名专家学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矿冶系1943届毕业生中,一个班出了三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肖纪美、徐采栋,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竹贤。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书写了交大在抗战时期办学的辉煌。

平越山水,留下学校抗战足迹

抗日战争,让国家、民族和个体的命运紧密相联。在强敌面前,经过抗战烽火的淬炼,交大人显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风骨。

7月23日上午,福泉市史志办原主任蓝有富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学校在平越期间,中共地下党活动频繁,发动和组织青年学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其中,话剧团是学校力量最强、最受欢迎的一个组织,参加的人很多。演出的剧目都是宣传抗日救亡和进步思想的,感染力较强。街头巷尾,福泉山水,处处留下他们抗战足迹。

学校在平越进行的抗日救亡运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责令学校取消进步社团,号召师生参加国民党。茅以升校长和全校进步师生就此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师生们拒绝参加国民党,通过刊物和壁报,发表批判性文章。学校许多同学出自抗日爱国情怀,报名并担任了滇缅英美同盟军的翻译工作,许多毕业生为了抗日救国奔走于公路、铁路线上,忙着修路、修桥,有的投笔从戎,参加远征军,奔赴战场,直接为抗日战争贡献力量。

交大精神,在福泉落地生根

重走播迁路”的文化使命之一,是采集交大主要办学地的泥土,带回成都融合成“交大的足迹”雕塑。7月22日上午,当福泉中学两名学生代表,在该校旧址茅以升雕像前的空地上,伏身采下十二把泥土,郑重地交给福泉市市长杨华祥,杨市长又递交给学校副校长朱健梅手上,最后交由教师代表陈嵘副教授护土时,现场掌声一片,“竢实扬华 自强不息”的呼声反复回响。这一刻,交大和福泉心联心。

1940年,为解决流亡学生的求学和交大子女求学,茅以升老校长创办了国立交大唐山工学院兼办平越中山中学高中班,学校除国文等少数学科使用中文教学以外,全部选用英文教材进行教学,教师多数是学校的教授兼上高中教学。茅老兼上物理,何杰教授首任中山高中班班主任,李斐英教授任校长并兼英文和社会学科课程,当时的李汶副教授任教务主任。学生招生严格,严进严出;毕业生质良好,深受欢迎。

福泉市市长杨华祥指出,“时隔70余年,尽管交大迁离了福泉,但福泉人民没有忘记这段历史,没有忘记茅以升先生,更没有忘记交大留给福泉的办学精神。在交大的办学旧址上,福泉成立了以茅以升先生创建的平越中山中学班为基础的福泉中学,邀请茅以升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并在学校修建了茅以升塑像,开设了茅以升班,以此表达福泉人民对茅以升在平越办学历史的深切缅怀与纪念,表达福泉人民弘扬交大‘竢实扬华、自强不息’办学精神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当日下午,在福泉市副市长李毅、教育局局长蒋士萌局长陪同下,考察服务团一行访问了福泉中学新校区,参观了该校校史陈列室,并与其师生进行座谈。福泉中学同交大人结下的患难情缘,已成为福泉中学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年平越士绅谭克敏的次子谭绍凯7月24日在接受访谈时说,“我们一家与西南交大人有很深的渊源。我父亲谭克敏积极支持交大迁来平越,与茅以升相识相交。我大哥是交大附中保送读唐山交大矿冶系的学生,1952年毕业。我读的小学和中学时有一些老师是交大的学生和讲师,我们这一代平越学生都有很深的交大情结。我从小就热爱唐山交大,羡慕交大。今年我已86岁,谈起交大,就心潮澎湃,无限向往。

没有终点,福泉交大心连心

认识迁入地,举办“播迁路上的讲坛”,特邀交大的专家教授为福泉当地干部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授课,是考察服务团的另一使命。7月21日下午,考察服务团参观考察了瓮福化工公司、兰鑫石墨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黄丝江边布依寨,初步了解到,如今的福泉正从工业城市、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迈向绿色磷都、幸福福泉。22日上午,学校陈光、张雪永、高飞三位教授分别以“面向21世纪的创新发展”、“远方的故乡——福泉与交大精神”、“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为题,在福泉市行政中心大礼堂,为该市副科以上500余名干部作专题报告。三位专家既进行交大精神的宣讲,又根据福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战略性发展建议,还针对领导干部工作状况,教给他们自我管理、压力调整的具体方法,广受好评。

学校与福泉既有深厚的历史关联,也有远大的合作前景。7月22日上午,朱健梅副校长与福泉市市长杨华祥,在近50名交大师生和福泉市各部门负责人的见证下,共同签署了西南交通大学与福泉市的战略合作协议。

杨华祥指出,立足当前,福泉人民与西南交大将在通力合作中建立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他认为,福泉的发展离不开西南交大的人力支撑,同时,福泉的发展可以为西南交大提供教学实践和干事创业平台。他希望,以协议的签署为突破口,积极寻求校市合作共赢切入点,加强校市双方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教育合作与人才培训、学科发展与平台共建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朱健梅在讲话中强调,福泉是交大的幸福源泉。回顾历史,感恩福泉的父老乡亲,让交大在平越谱写了辉煌历史。展望未来,朱副校长希望,能在学校的特色、优势等方面,为福泉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校市双方签署战略协议,是学校回报平越、服务社会的一个开始。学校将组成专门的战略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为福泉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搭建平台。在福泉“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古桥文化挖掘与保护、交大附中与福泉中学结成“姊妹中学”等方面开展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