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领导班子需重资历 干部公选应纠正唯票取人

19.11.2013  04:09

我国公务员的进入考试制度比较合理,“逢进必考”的原则不能轻易打破。

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坚决纠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用好各年龄段干部。

经验:国外刚性原则很透明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项改革的落实细化,怎样做到有可操作性是最重要的。“不唯票取人、不唯分取人,那究竟依据什么标准取人,这是最关键的。

竹立家说,国外的经验是,公务员进入是考试进入,而晋升有两种办法,一是资历晋升原则。选择资历深的、入行时间长的,这样可以按照规则走,不存在“拍马屁”“走后门”的现象。二是绩效晋升,比如提拔处长,在资历同等的情况下,绩效分高的优先提拔。这两种办法的好处是,所有程序都是公开透明的,决不能搞不正之风,称为刚性原则,谁都不能破坏。

现状:国内年轻化成大原则

竹立家认为,和国外一样,我国公务员的进入考试制度也是比较合理的。“逢进必考”的原则不能轻易打破,一旦开“口子”,就会为开后门留下隐患,如果实行聘任制,一旦凭“关系”聘任后就很难退出了,而国外实行的聘任制是项目聘任,有项目时临时聘任,一般工资也很高,项目结束后就可以解聘了。

而对于干部晋升标准,国内国外则有很大差别。竹立家指出,与国外不同,我国目前实行的年轻化优先选择标准,提倡选好人、用好人,而年轻化是一个重要标准。

建议:领导班子需重资历

竹立家认为公务员队伍年轻化适用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黄不接时代,那时候公务员队伍多年不进新人,但经过快20年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公务员年龄结构已经合理,年轻化不应该是领导班子的年轻化,经验和资历老的当领导很正常,会形成良性循环。单位领导要阶次合理,后续有人,不能断档,但现在说领导班子里强行规定必须有年轻人,这不尽合理。

竹立家还指出,我国选拔干部经常是公开招考,这就是属于“唯票取人”、“唯分取人”,会打击本单位人的积极性,也会降低效率,应该借鉴国外的刚性和公开透明的晋升原则,内部选拔,本单位的人只要踏实工作,资历和绩效够高,就能够有比较好的职业预期。

晨报记者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