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龙泉新村:装上红色文化新引擎

06.10.2014  11:36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张珏娟 李思忆 张良娟)在中里镇,龙泉新村小有名气。当地百姓说:“你看到站岗的老红军,就到龙泉新村了。”果然,在龙泉新村村口,首先映入记者眼中的便是一位站岗的老红军标识牌和一面鲜红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夹在上里古镇与碧峰峡景区的中里镇龙泉新村一直有些尴尬,是两者的“过客”还是另辟蹊径开发旅游?这样的“纠结”终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的灾后重建中找到出路——装上红色文化引擎,发展红色旅游。

        灾后重建——

        小村子有了大梦想

        1935年,红军在中里镇建立了雅安县苏维埃政权。如今,红色文化的烙印在龙泉新村依然浓烈。记者走进村子,500多米的主街道上,遍插中国工农红军军旗。每家每户的门牌号也根据中国工农红军军旗设计而成,特色鲜明,让人过目不忘。龙泉新村村支书吴桂华告诉记者,这也是灾后重建后统一设计打造的,村里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打造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红色农庄”旅游项目。

        村里新规划,变的不仅是街景街貌,村民的意识也跟着转变。

        此前,村里的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也仅仅满足于在家里的几亩地上随意种点玉米和土豆,够一家的基本口粮。吴桂华对记者说,“如果只是像以前那样种地的话,一亩地一年的产值能有1000多元就不错了。”为了补贴家用,村里的青壮年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我们也曾动过搞旅游的念头,但基础设施薄弱,也缺乏统一规划,想干却找不到方向。”吴桂华指着不远处一排白墙上画着黑色花纹的小楼说,“4·20”地震后,这批安置点拔地而起,不仅外观好看,里边也修得宽敞现代,搞农家乐一点问题没有。

        选点示范——

        游子归家旅游致富

        在雅安市雨城区的规划下,村里选择了汤劲松家作为“红色农庄”农家乐试点的“带头兵”。对于选点,吴桂华也“精打细算”过:汤劲松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能赚10多万元,见多识广,也有一定经济基础。“最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有从事旅游业的愿望。

        10月6日中午11点半,汤劲松的妻子杨桂云已开始在自家的“映山红红色农庄”内准备午饭生意。见记者进门来,热情的她赶紧迎出门来,“要吃点啥?野生鸡、土鳝鱼、坛子肉都有,进来看看嘛。”汤劲松笑着说,国庆黄金周几天,妻子随时都保持着“打鸡血”的状态。

        “4·20”地震前,汤劲松在外面打工,杨桂云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地震中,汤家房屋受损严重,贷了10万元修了这栋150多平米的两层小楼。而这,让一向有闯劲的汤劲松忽然决定不走了。

        汤劲松一边带领记者参观他的“红色农庄”,一边向记者倾吐心声:“政府很支持我们办农庄,不仅创意是政府帮我想出来的,就连这墙上挂的装饰物也是政府免费提供的。”记者在汤劲松家装修一新的“红色农庄”看到,客厅里挂着蓑衣、斗笠等,厨房则直接挂起了“炊事班”招牌,餐厅也有“XX政治部”门牌。“开业两个月已接待了几百名游客。”杨桂云告诉记者,“有关部门帮我们在微信公众账号上做了推广,我的不少客源都是从那儿来的。

        联动发展——

        村民尝甜头都想分杯羹

        汤劲松隔壁住着的杨世秀一家,如今也悄悄盘算起也要开起“红色农庄”。她的算盘似乎比汤劲松打得更细,于是记者还未到她家门口,已经看到了的一块“电瓶车租赁点”的牌子。

        “这可不是我家的生意。”汤劲松告诉记者,杨世秀家不仅出租电瓶车,还是乡村旅游购物推荐店呢。已年过50的杨世秀,也在“4·20”地震后贷款修了和汤劲松家同样200多平方米的房屋,“看老汤家的生意不错,我们也琢磨着怎么参与。”杨世秀告诉记者,她发现村里还没有可供游客住宿的旅馆,便盘算着将自家2楼的4间房拿出来做客房。

        杨世秀的如此雄心,是因为村里除了红色旅游之外,还在发展生态旅游。“过去种玉米的地现在很多都出租或重新种上了猕猴桃和茶叶,2010年后,春秋两季都有不少游客过来采摘。1亩猕猴桃地的纯利润每年都有2万多元,我们村的猕猴桃供不应求。”汤劲松说,灾后重建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对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更有信心。

        现在常住人口中已有80%以上从事与旅游观光相关的职业,吴桂华透露,现在村里不仅有观光河堤、红军亭、生态农业观光游道等设施,旅游接待中心和停车场都即将开建。“我们还将修建连接碧峰峡和上里古镇的游道,让中里成为连接两大旅游景区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