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22.12.2014  17:41

 

【专报要点】地震灾区经济社会重建事关全省协调稳定发展大局。本期《专报》对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比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还弱小。建议政府在灾区硬件建设任务完成之后,加大力度组织发展灾区经济,扩大就业,确保灾区居民生计安全;与社会组织合力推进灾后社会建设,恢复重建灾区居民社会支持体系,确保灾区社会安全。

 

四川大学王卓教授主持的2014年省社科规划项目《四川省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中提出如下观点:

一、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社会支持体系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网规模为5.79人,其中经济支持网0.65人,生活物品支持网0.48人,劳务支持网2.83人,社交支持网1.83人;而农村低保居民社会支持网规模为8.63人,其中经济支持网2.0人,生活物品支持网2.63人,劳务支持网1.9人,社交支持网2.1人。地震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体系总体上不如最贫困的农村低保居民。

(一)灾区居民获得的经济支持和生活物品支持很弱。 灾区居民的经济支持网和生活物品支持网不仅规模非常小,主要来自亲属,而且75.9%的灾区居民在过去一年里没有获得过他人经济支持,78.8%的灾区居民在过去一年里没有获得过他人的生活物品支持。灾区居民经济和生活物品支持功能弱化,造成灾区居民,尤其是生计无靠的中老年居民和无伴侣的居民生活艰难。

(二)灾区居民获得的劳务支持很少。 尽管灾区居民的劳务支持略高于其他三个子网,但是深入分析发现:41.5%的灾区居民在过去一年里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帮忙,38%的灾区居民在过去一年里仅得到过1-3人的帮忙,这些帮忙主要来自邻居朋友。灾后重建需要守望相助,然而目前灾区居民相互之间的劳务支持很少,这对于灾后社会(区)建设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困难。

(三)灾区居民获得的社交支持不稳定。 近一半的灾区居民在过去一年里获得的社会支持为零。原址重建对灾区居民原有社会关系网络损坏相对较小,社会支持体系恢复较快。异地重建对灾区居民社会关系网损坏较大,稳定性弱。灾后社区居民原有社会关系修复和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

二、汶川地震影响了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体系

汶川地震损坏了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体系,缩减了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的规模,解构了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的关系构成及强度。

(一)汶川地震在破坏性地缩小贫富差距同时,扩大了灾区贫困面。 灾区居民的家庭财产不论贫富贵贱均在地震中受到重创,很多家庭到现在都还未还清债务,灾区居民经济上相互支持很少,不及农村低保居民。

(二)灾后集中重建新社区的方式解构了乡村互助传统。 农村低保居民所处传统农村社区相对地保存着良好的乡村互助传统,亲友邻居往往能给予他们较多生活物品上的支持。灾后重建社区,尤其是集中安置社区的邻里关系十分冷漠和疏离,新的地缘关系没有建立,普遍的生活窘境使互助传统无法继续。加上灾后重建中后期,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越来越少,灾区居民生计不易。

(三)汶川地震带来的人员身心伤害成为灾区居民社会交往的障碍。 客观上,地震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直接减少了居民个体社交支持网中人员的数量,尤其是那些失去亲人和熟人的居民。主观上,在经历重大创伤和短期应激反应之后,灾区居民变得沉默,不愿意主动和他人交往,尤其是那些居住在新社区的彼此都是“生人”的群体和那部分在地震后身体变为残疾的群体,社会交往更是遇到障碍,社区归宿感不足。因灾致残者、灾后搬迁到新建社区的居民普遍感受到社会排斥。

三、修复重建灾区居民社会支持体系的政策讨论

(一)政府在灾后重建硬件建设任务完成之后,应加大力度发展灾区经济,确保灾区居民生计安全。 一是政府应加大灾后重建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尽量将生活困难的灾区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确保其温饱,待其社会支持体系恢复后再逐步取消最低生活保障。二是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灾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灾区居民尤其是因灾致残致贫者免费接受技能培训从而增加自谋生计的机会。三是政府应积极筹措专项资金并改善投资环境引入有利于灾区居民参与的生计项目,鼓励灾区居民通过多种方式互助合作,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二)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合力推进灾后社区建设,修复和重建灾区居民社会关系。 一是政府应加大财政购买社会组织专业服务的力度,以购买岗位的方式鼓励引导社工在灾区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恢复和重建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区关系等;二是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推进“三区计划”进灾区。一方面发掘和组织社区精英,培养当地乡工(乡村社会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强化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自我治理能力,促进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重建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络。

 

文章来源: 网站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