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清朝重建以来最大规模维修 三苏祠4月19日重新开门迎客

14.04.2016  14:51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文铭权袁丽霞)4月14日,记者从眉山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近两年的闭馆维修,三苏祠完成了清朝康熙四年重新建祠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次维修,将于4月19日以崭新的面貌开门迎客。

三苏祠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五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原址恢复重建。祠内供奉陈列“三苏”塑像,保存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收藏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纪念“三苏”的祠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东坡宋城景区的核心。

4•20芦山地震后,眉山市将三苏祠维修保护工程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作为“文化立市”战略的重点工程,以“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建精品工程,传千年经典”的总体要求进行重新修缮。

自2014年5月动工建设以来,先后实施了16座文物本体维修、三苏纪念馆和三苏祠博物馆展陈改造提升、园林环境整治、清水生态系统构建、防雷消防安防工程改造等7个项目,是清朝康熙四年重新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全面维修,工程建设于今年3月全面竣工。

为全面提升三苏祠景区及周边环境的品位,配合三苏祠维修工程,东坡宋城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了东坡宋城I期工程,通过形态改造、文态塑造、业态打造,极大地改善了三苏祠周边环境,提升了东坡宋城的服务功能。

此次三苏祠维修资金投入近9000万元,其中,国家文物局支持5900万元,眉山市划拨1800万元,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等社会各界捐赠1100万元。苏攒淘、苏功强等苏氏后裔为三苏祠捐建了文峰桥、铜香炉;李勇、明瓒、邓枫三位画家为修缮中的三苏祠写生并捐赠画作12幅。

据了解,三苏祠重修过程中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形制”,古建筑物保持了原汁原味。对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予以保留,归安加固即可,对一些修补后可继续使用的结构尽量修补使用。如歪闪变形甚至断裂的灰塑脊饰,采用了分段揭取方法,修补后归安加固。此方法既保存了原始构件,又保留了所有价值。修缮过程中还注重对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使用,如锤灰脊、盒盒斗空斗墙、竹编夹泥墙、三合土地面等。过去游客熟悉的三苏祠红墙绿水、竹木葱茏、堂馆亭榭、曲径幽深,道路和小径等景观节点古风犹存,更加精美。

此次维修在三苏文化体现中,增加了学术报告厅、多媒体剧场、文物展厅、游客互动厅等,教育服务功能大幅提升。通过场景复原、艺术创作、多媒体技术塑造三苏人物形象,实现受众与古老历史对话,让文物“说话”。三苏祠内馆藏丰富,有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24件、三级696件,包括明代陈淳草书《前赤壁赋》、明代王式《西园雅集图》、明代张风翼书苏轼《后赤壁赋》和清代何绍基书《东坡词》等。由于三苏祠过去缺乏展陈的条件,这些馆藏文物基本上是“锁在深闺人不识”。这次维修过程中专门增设了文物展厅,将分主题陆续展出。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高级建筑师王力军表示,本次三苏祠维修工程,大到从水系、园林等规划建设,小到道路铺设、服务设施的修建等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文物的尊重。

据眉山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维修过程中完善了标志标牌,增添了游客便民设施,整修了游步道,重建了桥梁,增加了旅游安全设施,方便游客,确保旅游安全。同时,加强管理方面将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宠物进入三苏祠,同时严格禁止在三苏祠内吸烟及未经许可的演奏、演唱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