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丽的山水城市”亮点解读

03.09.2014  20:40

中新网重庆9月3日电 (梁琼心)《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深化)中,增加了“美丽的山水城市”的城市性质论述。3日,重庆市规划局召开会议,组织专家对“美丽的山水城市”进行解读。

重庆美丽山水城市规划(简称“规划”),覆盖重庆市行政辖区,分为“市域美丽山水城市规划”和“都市区美丽山水城市规划”两个层次。

郊野公园是城市整体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规划”打造“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游憩和开展户外科普活动的场所。重庆市第四届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彭瑶玲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大陆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关于“郊野公园”的明确的法律法规,重庆将参考“香港经验”,打造“郊野公园”,加快推进城市公园成带成网布局和社区小游园的建设,使得城市游憩休闲系统能够可见、可达、可游。

目前,“规划”划定了大巴山、大娄山、华蓥山、七曜山四大山系等在内的生态红线,实施生态修复功能,遵循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彭瑶玲分析称,重庆地处中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质地貌和水体环境复杂多样,有大型山体、山脊线、峡、滩等生态景观资源,其中比如“”、“碛石”等独特的景观资源首次被纳入重庆的保护视线范围。

重庆拥有抗战遗址、陪都遗址、红岩遗址等文物遗迹,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彭瑶玲说,重庆构建“美丽的山水城市”,深入挖掘巴渝文化内涵,梳理包括“渝中半岛古城门古城墙”等在内的历史遗产,将打造点线面结合的历史传统风貌空间保护与展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