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个中医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在成都启动

18.11.2015  02:04

时间:2015年11月17日

来源:新华网

链接: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5-11/17/c_1117167316.htm

内容:

首个中医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在成都启动

新华网四川频道11月17日电(本网记者 董小红)16日下午,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二五”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启动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成都中医药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沈涛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联合承担,牵头单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项目研究目标是在前期围绕穴位特异性和穴位敏化研究方向取得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转化医学理念,运用多学科方法和前沿技术,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针对穴位敏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从理论朔源、明确现象、揭示规律、阐明机制、证实意义等角度,揭示穴位敏化在不同病证发生、发展、转归的时空动态规律,为临床选穴、选法、选时间提供依据;明确穴位不同功能态在针灸临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运用价值,促进穴位敏化向针灸临床应用转化的全面推广,提高针灸临床服务能力。

目前,针灸学已成为集传统优势、现代优势和国际优势于一体的中医学代表学科,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学科领域之一。21 世纪初起“穴位是否存在特异性治疗效应”成为继经络研究、针刺镇痛后国际针灸学术争论的又一焦点和热点。梁繁荣教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系统证实了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并发现其具有相对性、循经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等规律;发现经穴效应特异性与穴位状态有关,其特异性效应在病理状态时被激活。

据悉,此次重大项目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重大成果,不仅对于发展针灸理论、指导针灸临床、推动针灸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将对针灸学的国际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和示范性作用。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