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路上的心酸与快乐

26.11.2014  18:15

自2012年8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采集能手”,他们能做群众工作,会做群众工作,也善做群众工作,他们经历了痛苦心酸,也体会了快乐幸福,他们那一张张饱受严寒酷暑的脸庞,刻下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的深深印迹。笔者记录了他们采集路上的点点滴滴,以示对他们的敬意,激励他们不断的前进……

采集的心酸:家庭不能照顾

他,是资中县公安局水南派出所水南警务室的协勤何达,老婆已怀孕9月,小孩即将临产,做为一个准父亲,他没时间陪老婆做产检,更没有时间陪肚子里的孩子聊天,他有的只是一腔工作热情和对警察的那份热爱与执着。自“一标三实”攻坚战打响后,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每天早出晚归,无论是头顶烈烈酷暑,还是身蹿冽冽寒风,他无怨无悔,一头扎在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中。“5+2”、“白+黑”、“脚板+键盘”,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这也是一位热血男儿青春的奉献。

2014年10月14日晚20时许,正在锦绣花园小区采集“一标三实”信息的何达,忽然接到老婆求助的电话:“我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好像是要临产的预兆,你在哪里?快回来陪我去医院……

何达一边接电话,一边安慰老婆说:“小官,我给妈妈打电话,先请妈妈陪你去医院检查,若检查结果是孩子要出生了,我就请假过来陪你,如果是其他问题,就让妈妈在医院陪你治疗,我就暂不来医院了……

小官,你是知道的,我今天晚上的信息采集是提前张贴了预约通知单,给各位居民预约好了的,若我不去,我就失信于大家,就很难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了……

小官,对不起,等有空的时候,我一定好好的陪陪你和孩子。小官,话就不多说了,我还忙着采信息呢,小区的大妈、大爷们都还等着我呢!......”电话那边,传来了老婆低声的啜泣声,这位铮铮男儿在挂断电话的一霎那,他眼睛湿润了……

采集的痛苦:群众横生无理

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时间紧、任务重,给采集民警带给沉重的精神压力,但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横生无理,更让采集民警倍感心酸。

2014年10月17日晚,水南派出所一如继往的组织社区民警和协勤,按照“两人一组”的分工,在预约的笔丰雅苑小区内进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大约20时,分管副所长接到笔坛警务室协警尹建的电话:“魏所,我在9栋3单元5楼,我被人从楼道上推下来,扭伤了脚,你快过来……

接过电话,魏所长箭步如飞地来到9栋3单元5楼,只见尹建蹲在4楼与5楼之间的平台处,衣服上全是灰尘,眼眶中含着泪花,一幅伤心致极的表情,魏所长将尹建扶起来,轻轻地为他弹去衣服上的灰,并询问受伤情况。

魏所长,我采集的行为和语言都是规范的,我着了装,也出示证件表明了身份,是这个老人家不讲理,他把我向楼梯推……”尹建委屈地向魏所诉说事情的缘由。原来,尹建敲开5楼1号曾大爷家门时,曾大爷和其老婆都不相信尹建的身份,不愿意配合采集,在宣传解释无果的情况下,尹建敲开了曾大爷隔壁邻居匡先生的家门,但醉酒的曾大爷仍然上前阻止尹建的采集,在几经阻止无果的情况下,无情地将尹建从楼梯上推了下去,扭伤了脚。

魏所长在给曾大爷夫妻俩的劝解交谈中了解到,曾大爷因家庭变故(儿子患癌症刚去逝,女婿又是癌症晚期),最近心情脾气都很不好,常喝闷酒解愁。魏所长一边安慰两位老人,一边给他们宣传“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的好处,两位老人被派出所民警和协勤这种不畏辛苦、勇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他们为自己蛮横无理的行为道歉。

饱受委屈的尹建,在听到那包含理解与支持的道歉声时,眼泪忍不住留了下来,他知道这眼泪的重量,他更明白这眼泪的深含,他只有继续用坚实的脚步在采集路上留下深深地足迹......

采集的快乐:群众获得帮助

一标三实”工作开展以来,水南派出所采集的“一标三实”信息为破案打击提供线索47条,抓获违法犯罪人员20人,服务群众130余次。他们用行动证实了“一标三实”的优势,他们用“一标三实”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演绎了“警民鱼水情”。

2014年10月13日,值班民警崔文武收到一个好心人捡拾的的钱包,他打开钱包一看,发现里面有一张陈*的身份证和数张银行卡,崔文武想到失主丢失了东西,心里一定很着急,他通过身份证上所得的信息在户籍系统中搜寻,未寻找到失主的联系方式。正当崔文武一筹莫展的时候,值班所领导魏希说道:“检验我们社区民警“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的时候到了,你在警综平台实有人口中查询,看社区民警是否采录陈*的实有人口信息”。崔文武在魏所的提醒下,恍然大悟,他果真在警综平台的实有人口中查询到了陈陈*的联系电话。当陈*接到崔文武电话时,她先是大吃一惊,待她明白崔文武获得电话的经过时,她激动地说:“谢谢你了,崔警官!你们真是好人呀......”  陈*在派出所领到丢失的钱包那一刻,她紧紧握着值班民警的手,不停地对民警重复着一句话:“谢谢你们了,“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真是太好了,太有用了......”

2014年10月19日,值班民警黄涌、崔文武接到群众报警:有一个老婆婆走失,现不知回家的路。警情就是命令,黄涌和崔文武立即处警到现场,在现场的摆谈交流中,黄涌和崔文武知道老婆婆由于年龄偏大,神智和意识都不是很清楚,可他们仍然坚持耐心地询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老婆婆间断和含混不清的话语中得知老婆婆叫孙子兰,但具体居住地不清楚。黄涌和崔文武无奈之下,只得将老婆婆带上车,然后开车在老婆婆走失的附近居民区转,以便老婆婆能辨认居住位置,时间一分分地过去,寻找工作没有任何进展。此时,作为社区民警的黄涌想到了“一标三实”,他们立即回到派出所,通过查询警综平台实有人口登记信息,从而获取了老婆婆女儿的联系方式,并电话与其女儿取得联系,消除了家属那份担心与焦燥。老婆婆的女儿在接走老婆婆时,高兴而激动地说:“是你们第二次找回了我的妈,让我们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警察就是我们的亲人......

一标三实”采集路上虽然荆棘密布、杂草丛生,洒满了采集民警血汗之泪;但采集路上也阳光明媚、欢歌笑语,飘撒着采集民警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