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突击,党员群众心连心-2013都江堰水利人抗洪抢险记

04.11.2013  11:52

  2013年7月的夏天,我省多个地区连续出现强降暴雨,相继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次生灾害。
  都江堰从7月8日晚8点到11日早8点,累计降雨量最大地方达到1105.9毫米,相当于三天就把一年的雨给下完了。这是60年难遇的一次特大暴雨,四川省气象台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预警,都江堰水利工程正遭受着一场巨浪滔天的威胁。
  都江堰管理局立即启动III级防汛紧急预警预案。
  暴雨山洪倾泄如注,渠首工程多处堤岸出现垮方塌陷,面对灾情险情,都江堰水利人无所畏惧,党员群众心连心,全线投身于奋勇抢险的激流之中。
  
坚持群众路线,把防汛减灾作为“生命工程”来抓
  7月8日刚入夜,才稍稍缓停的大雨又开始下了起来。
  暴雨来势汹汹,都江堰管理局的水利调度大楼夜灯未泱,水情值班人员高度戒备,时刻没有放松,整晚都在关注着水情的变化。
  每到汛期来临,即是都江堰管理局准备打上一场硬战的开始。
  9日凌晨5点10分,防办主任徐兴文接到前方电话,通告白沙河浊度过高,已达到一万多度。
  受“5.12”大地震的影响,四川省大部分山体松动、岩石破碎,这次强降雨严重影响岷江水质,呈现高浊度泥浆水,致使成都自来水厂无法制水,这将导致成都中心城区市民无法喝到正常饮用水。
   “一定要确保下游群众的用水安全。” 局班子立刻召开紧急会议,都江堰管理局局长刘道国一遍遍地强调着。要在防汛救灾中坚持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念、砥砺意志品格、促进作风转变,把抢险第一线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主战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保障民生水利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刘道国迅即组织渠首工程抢险队、水闸突击队、后勤救援队,设立党员责任岗,以全力服务灾区群众为目标,把防汛减灾作为“生命工程”来抓。
  随着雨量的陡增,白沙河浊度已激增到五万多度。要保证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正常生活用水,就需要紧急调度磨儿滩成都应急供水水源。负责供水调度的抢险组长尹邦军副局长没时间多想,与工程管理抢险组长张开勇副局长一起前往磨儿滩暗渠观察到水质正常后,马上向省防办报告,我局将启用应急供水工程。
  然而,应急供水工程尚未完建,所有闸门都需要人力一个个手动调节。
  时间刻不容缓,都江堰水闸抢险人员火速到场,在短短48小时内磨儿滩白马堰临时进水闸、应急暗渠进水闸、沟通道出口闸、柏条河进水闸等多处闸门共启闭300多次,成功为成都中心城区保持了分秒无间断、持续不停息的生活保障供水。
  在这紧要关口,所有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练成一线、排除万难,大家有苦一起吃,有难一起扛。为了水利工程的安全,为了下游群众的用水保障,他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午,尹邦军和张开勇还没来得及换下湿透的衣服,又各自带上一队人马,即身前往外江、东风渠、人民渠一处、二处协助工程抢险。

解民之困,才是第一要务
  这场大雨来得太过猛烈,完全超乎了我们的预想。上游泄洪加上下游区间暴雨肆虐,都江堰渠首工程的流量达3050 m3/s,是近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遭遇的最大一次洪水挑战。
  此时,下游各乡镇都不同程度被淹,低洼积水严重处,已没过了膝盖和大腿以上,抢险队员的雨靴里也全都灌满了水。沿途的店面商铺全都关闭着,老百姓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深深感到焦虑不安。
  抢险队员们深切地体会到,解民之困,才是第一要务。提高抢险工作的效率,就是将暴雨造成的损失和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7月10日清晨5点,已与同事们连续值守两个通宵的徐兴文,匆匆洗了把脸又赶回水情监控室负责灌区调度。此刻,紫坪铺入库已达4230m3/s,持续的暴雨泄洪致使蒲柏河、白沙河、走马河、江安河超高水位运行,这将对下游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影响,也会对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带来极大危害。
  我局即刻上报省水利厅,按照冲沙泄洪和保障城市供水水源两兼顾的要求,通知紫坪铺水库适时控制洪水下泄,确保上下游和水利工程安全。
  然而,暴雨还是太大,丝毫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在长时间的雨水浸噬和山洪陡急地冲击下, 10点30分,黄家河心首段小罗堰河堤工程已造成高约9米,长约40米的冲毁,垮塌的土方已有2000多立方米。险情越来越危急,抢险队员们迅速把铅丝笼展开,一个个装入石头。
  这是都江堰最传统的水利围堰阻水方法。而今,这铅丝笼的装载运用更像是大家的热力传递,党员和群众一起上,不分你我共进退。更让人振奋的是,附近的村民也加入到了抢险队伍当中。通过共同努力,150匹铅丝笼全部装备,由推土机将其一条条堆砌在垮方的河堤上,填上石方和放入混凝土六面体,应急河堤由此形成。
   而不知不觉地,时间已指向晚上10点。
  经过这10多个小时的应急抢修,险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接下来两天,都江堰抢险队员们不顾已连轴转工作72小时,又再次进行加固,使河堤更加安全稳固。
  周围的村民也终于安下心来,舒了一大口气。
  
争分夺秒,党员群众共协力
  7月10日上午11点,岷江右岸防洪大堤的0+900以下段垮塌了120米。面对危情,才从小罗堰抢险赶来的渠首处处长吴平勇片刻没有迟疑,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好抢险方案后,立马跟大伙一起开始战斗。
  工程科科长陈骥更是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每一次他都总是第一个赶到,带领着工程科的抢险弟兄们首当其冲,冒雨组织抢险物资率先到场。几天下来,暴雨顺着裤管流进雨靴,脚已经被雨水砂石磨得发白起泡。
  一直忙到下午3点40分,抢险人员们都还没顾得上吃午饭。可好不容易从附近买到盒饭,饭菜已经不够。大家互相推让着,而吴平勇和陈骥悄悄转开身把盒饭让给了大家。
  最后人们发现每次盒饭送来,都总是先让群众吃。而盒饭数量不够时,没吃上饭的总是我们的党员同志,这让大伙十分感动!
  “我们党员一定要带好头!条件越是艰苦,党员同志更应该迎难而上!”渠首处党总支书记蔡显宏同志说。
  下午4点,又接到险情报告发现马脚柁大堤上游50米处,出现长60米、高4米的自然河堤垮塌。陈骥立刻组织40人的抢险队伍,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连夜进行加固。 
  在无尽的黑夜里,雨水在狂风的呼啸下肆意洒落,抢险队员们浑身被雨水浸透,被泥浆裹住,俨然成了一个个泥人。然而,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们毫无畏惧,始终冲锋在前。直到第二天晚18点,我局抢险人员共抛填出土石方1500立方米,投放铅丝笼54匹,六面体120个,岷江右岸防洪大堤和马脚柁大堤的险情终于得到控制。 
  刘正辉、朱安全、任先明几位老同志以老带新,充分运用他们多年的技术经验,为这次险情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李浩、邹阳建等同志为了利于技术监督,纷纷主动请缨参与夜间工地值守。
    “洪水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都江堰水利人不畏艰险、挺身而出,无不彰显着水利干将们的英雄本色。

飞渡”岷江闸门,众人划桨开大船
    7月11日清晨8点,连续的暴雨渐止,然而都江堰管理局的抢险并没有随之而停。
  上午10点,江安河1号闸被上游冲下来的4根直径20—60厘米,长度3—6米的漂木卡在闸槽和胸墙部位,导致闸门无法启闭运行。在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刻,这无疑是对上下游及时泄洪调水是一个很坏的消息。渠首处副处长汪松、水闸科科长何志伟、副科长张世凌迅疾调度人员集中力量排险。
  然而洪水来势迅猛,河道中央无法运用大型机械。看着漂木死死地卡在闸槽和胸墙中,大家用了很多方法都没奏效。
  “我再来试试!你们把绳子拴在我身上!
  大伙转过头,只见平日里大伙都叫他“超人李”的李超同志,已经将紧线钳、油锯、编织小钢绳套在了自己身上。
  他冒着生命危险爬到了闸槽下方,把钢绳捆在漂木上,用油锯开始锯断漂木,准备将漂木截成一段段用力拉出。
  为了确保李超的安全,何志伟、张世凌、杜华、王学兵、薛苏靖也紧跟着攀附到闸槽里,在加强保险的同时又相互传递着工具。
  一块、两块、三块......转眼8小时过去了,4根圆木逐步被拖出,险情也被排除。大家那颗悬着紧张的心,终于舒缓了下来。因为连续作战几小时,也没喝过一口水,一直用尽全身力气没歇息过,几位同志已有些乏力虚脱。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险情面前,只要党员和群众同聚一心汇集力量,又何所畏惧?还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呢?
  紧随着,何志伟、张世凌又接到险情报告,马上组织李晓波、张强、谭涛等同志,又“飞渡”到岷江漏沙堰闸群,及时处理堵塞树干和倒入河道的大树,再度保障了闸门运行畅通及河道工程的安全。

面对灾情险情不断,永不妥协
  7月12日早上8点05分,前方继续传来险情。小鱼嘴大堤中段出现长40余米、高10米的河堤损毁,都江堰管理局党委书记孙小铭和纪委书记吴鉴急速赶到现场。
  几天几夜往返于救助现场,已让孙小铭与所有的抗洪抢险人员打成一片。大家一同穿越满刺的荆棘,一道开启狭窄的路面,共同出谋划策一起作战。
  “你们一定要确保施工的安全!我们要做到无一人受伤、无一处失守,力争将危害减到最小,实现‘安全抢险,抢险安全’!”孙小铭时刻关心着最前线的抢险队员们,及时为他们送来矿泉水和食品。
  党员群众心连心,就是我们战胜一切的最大力量。
  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所面临的困难也被大家的坚强意志和机敏智慧一个个地破解了。由于小鱼嘴大坝出险段处于外江正流,山洪水流湍急,人员机具设备很难靠近水毁部位。加之周围树林茂密、路面狭窄,也使抢险通行十分不便。管理局随即协调省防办,同步调来25张阻动网投入到了应急抢险中。面对灾情险情困难不断,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齐聚上阵,力挽狂澜打通了抢险通道,最终顺利让6台大型机具从磨儿滩转运砼六面体进场。
  朱安全老同志年近六十,今年9月份即将退休,却依然坚持驻留在工地上提供技术指导,不让抢险工作的时间耽误。晚上19点30分,岷江右岸马脚柁上段河堤又出现灾情,大家都劝他先回去休息一下,怕他身体吃不消,他却倔强地笑着说:“让我在这岗位上发挥最后一点余热吧!
  就这样,抢险人员又是接连奋战23小时,险情再一次得到控制。
  任它雷电交加、暴雨肆虐、山洪爆发,都江堰管理局的全体职工们总是奋力拼搏、顽强应战,把一次次险情得以控制,把一个个难题抛诸在脑后......
  他们趟过肆虐掠夺的洪水,走过泥泞的小道——
  哪怕再猛的厉风骤雨,他们毫不退缩;
  哪怕再大的艰难险阻,他们也永不妥协!
  
抢险加固54小时,风口浪尖注豪情
  7月22日6点40分,渠首工程巡河人员又发现小鱼嘴大堤中段河堤被冲垮,外江河床冲毁范围扩大至岸边,工业引水镇底出现1500平方米的巨大冲坑。受灾情况危急,抢险人员先用六面体和铅丝笼进行暂时加固。
  7月23日一大早,为了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防汛抗旱组长刘道国立即召集工程技术人员再次到场研究方案,结合天气预报及紫坪铺水库蓄水情况,最后与紫坪铺水库协调决定7月29日对外江实施断流抢险,在短期内尽快完成水毁河床的加固。
  为了尽早修复完工,确保外江大堤安全,工程科科长陈骥带领黄小川、孙昱、罗春松、任先明、刘庆等同志通宵达旦地现场值守。等第一批早强混凝土C30磨合,陈骥又是两个通宵没合过眼,好让大伙能轮流休息2、3个小时,自己却一刻不懈怠地监督着工程的进展性。
  根据岷江上游气象预报和水文监测情况,要求必须将工期控制在3天之内。都江堰管理局的战士们经过艰苦值守和精心督导,最终在54小时内提早完工。
  而党员与群众的同心协力,正是赢得这场硬战的关键所在。
  截止7月31日下午6时,累计完成修建临时便道500m、破碎砼5m3、开挖砂砾石150m3、回填砂砾石1500m3、浇筑主模板300m2,装填铅丝笼50匹、投入六面体152个、C30砼324m3。
  这次抢险物资派送数目繁多,年轻的党员吴萌春同志以一顶三,又是联系装载机、挖掘机、罐车等大型设备,又是及时补充铅丝笼装石,还临时充当起搬运司机。
  库房保管员周萍也是全天候驻扎,在发放抢险物资用具的工作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没出一点差错。
  而事后,大家才从她焦灼的神情下询问得知,她女儿已患重病,正需要送往成都华西医院做手术治疗。
  然而,为了支援前线控制险情,她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大家都这么辛苦,我想等这几天熬过了,就请假送女儿去!
    ......
  我们的这些水利抢险救助人员,就是这么简单而朴实,阡陌无华中却闪耀着晶莹的光芒。
  
细麻拧成绳,力量排山倒海
  秋将至,灾情已得到缓解。当岷江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老百姓家,当千家万户又平复往日的闲暇生活,我们的水利人依旧没有停歇下来。
  我们无法转变大地的狂野,也无法扭转大自然的骤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党和人民心心相系,就是一股坚不可摧、不可磨灭的中国力量。
  也许人们不会记得有这样一群人,一群夜以继日征战在水利战线上的水利战士们。然而,为了前方工程的安全,为了后方人民的安康,他们又将承载着新的使命继续前行。
  风雨兼程,刘道国局长、孙小铭书记又先后奔赴到岷江上游左岸的漂木小槽督导导水堤施工进展。针对凤栖窝处常年被冲刷,外江流量达到1000 m3/s以上,就会导致宝瓶口进水加大。为了改善内外江分水比例,疏导暴雨和泄洪流量,都江堰管理局又在漂木小槽附近设置了一个起挑流作用的支水堤,将内江的一部分水挑到外江去。
  近300个混凝土六面体已着数置于湍急的河流中,吴平勇、汪松、陈骥、张世凌、李超等等千百个这样的水利人仍值守在前线,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保障着成都及下游区域暴雨洪水期的安全度汛。
  “呵呵!我们也是群众的一份子!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古有励精图治的李冰父子,今有浴血奋战的都江堰水利儿女。他们来自群众,植根群众,服务于群众,积极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他们是新一代的水利生力军!    
  是的,面对下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又将全力以赴!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杨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七)
    截至13日19时,堰塞湖水位(波罗站)2916.水利厅
省防指启动III级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