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熬”出科研的精彩

11.07.2014  13:37

 
   编者按: 岁月在奔腾间,又一个五年过去了。五年来,全校上下不断涌现奉献、自强、励志、友爱、互助、担当……这一股股正能量,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感动着身边的你我他。为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大力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川农大精神”,请拿起您手中的笔,讲述您身边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共同为他们“点赞”,为希望呐喊,为梦想加油!

  漫步校园,多彩的不只是风景。这一刻,您想起了谁?

  …………………………………………………………………………………………

  “刚才接到通知,我入选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了。”“ 80后”旅游学院青年教师郭凌说。2014年度全国入选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共60人,省内只有2人入选。

  近两年,郭凌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喜讯不断,论文成果“爆发式”增长,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6篇,其中,在国内顶级旅游类刊物《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上各发表1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担任省青科联常任理事。2014年,她先后入选为首批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和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主持项目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对于这些成果,郭凌显得平静,因为这并不是一场场意外的幸运,而是在科研上执着追求长期积累的结果。

   抓方向 坚持有的放矢

  郭凌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校院重要平台的支持。学院不断凝练专业特色时,郭凌也紧扣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学科发展,发挥着自己在读博士期间对乡村旅游方向的研究优势。

  而事实上,她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学的是法律专业。

  “很多人认为,学法的逻辑思维强,有利于旅游方面的研究,其实完全不相同的学科跨过来很难。”郭凌说。刚开始的时候,她甚至连旅游方面的书都看不懂,“就是一个个字知道意思,连起来就不明白。”学科思维的转化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有人建议她研究旅游法,但郭凌态度坚决。

  “肯定不行,如果我做旅游法,那么我最终还是法学思维,这意味着就永远进不了旅游学的大门。”

  跨度大,难度高,郭凌以难攻难,从多学科的角度探索乡村旅游这个方向。她增加了自己的阅读量,一个月光是买书的费用都上千元,她研究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甚至研究政治学和马列主义。基础学科的海量阅读,让她慢慢形成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实践上升为理论的研究方法。她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读到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她读毛泽东的有理、有利、有节,想到了解决纠纷的原则。

   细工夫 磨出真知灼见

  “如果你走到一个地方,就一心想着要去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功利反而不容易发现问题。” 郭凌说,科研需要长久“积累”,静下心来做研究。

  2008年,郭凌作为一名普通游客来到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与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的泸沽湖景区,当时游客还不多,郭凌对于景区的发展十分感兴趣,于是决定自掏腰包跟踪调研,这一跟就整整坚持了6年,直到2013年才得到相关资助。

  正是基于这种坚持,2014年郭凌发表的《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 制度嵌入性与民族旅游社区参与——基于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的案例研究》等文章都被CSSCI收录。

  郭凌经常对学生说,做学问最高的境界就是把不同的书本、不同的学科融会贯通,自然而然地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

  刚到都江堰校区工作时,她租住在繁华的杨柳河畔,尽管位于古城中心,她发现晚上不到九点,街边的商铺已经打烊,晚上十点更是人烟稀少。“很奇怪。”这一现象引起了郭凌的注意。郭凌开始了访谈,她专门打出租车,和司机摆谈询问地震后都江堰市中心的生意,买东西时和周边的商户问起经营情况,询问学生地震前后娱乐方式和场所。访谈进一步证实了这座历史名城灾后中心地位下降,通过查阅复旦大学对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设计的资料,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针对性强的《历史文化名城老街区改造中的城市更新问题: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论文写作。

  嘈杂的杨柳河畔,炎热的夏天里充满了夜啤酒的味道,郭凌不受影响在租住的房子里看书,常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到了严寒的冬季,她又常常到24小时营业的肯德基店里安心地写论文。多年的积累“熬”出了出色的成果,她主持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协同路径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而这一项目也正是多年来的沉淀积累。

  “现在才真正感觉进入旅游这个门了。”郭凌说,从思维模式、研究对象、到调研方法都已经调整为旅游学方向,对于学科研究建立起了自信心。下一步,他还打算进一步和学校农林专家联手作好乡村旅游研究,因为只有不间断的努力,才会形成科研的汩汩活泉。

  关键词: 科研 郭凌:“”出科研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