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大爷还原郫县豆瓣老配方 称现在的没以前香

22.05.2014  18:29

        制图 余进

        传统瓦缸为何

        输给流水线

        “传统豆瓣制作,的确都是手工居多,但现在随着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规范化流水线生产是大势所趋。举个例子,以前用瓦缸晒,而现在用大棚车间晾晒,可以防蝇防尘。”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炤君表示。

        “总觉得现在的豆瓣没有以前的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阳辉曾在国营郫县豆瓣厂工作了十年。今年,他已86岁高龄。近日,他回忆整理了记忆中郫县豆瓣的配方及生产过程,以免失传。其资料价值得到了郫县食品部门及豆瓣企业的肯定。

        泛黄的配方表

        数十年前看过 至今都未忘

        从今年年初,86岁的欧阳辉就开始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回忆郫县豆瓣的配方及其生产过程。老人告诉记者,此前,他曾经多次见过公开报道的郫县豆瓣配方,但在他看来,这些都不正宗。欧阳辉希望在有生之年,将郫县豆瓣的配方和工艺详细整理并公开,以免失传。

        欧阳辉是谁?他又为何会了解郫县豆瓣的生产呢?1964年,36岁的欧阳辉进入国营郫县豆瓣厂工作,担任主办会计。作为会计,他需要详细了解豆瓣的生产情况。欧阳辉回忆,当时的车间主任吴文浦(已去世)把两张已经泛黄的产品配方表给他看,一张是郫筒酒原料配方,另一张就是郫县豆瓣的配料及比例。

        对于传统瓦缸晒制方法,欧阳辉还能清楚地回忆起配方表的内容:二荆条辣椒105斤,胡豆44斤,面粉8斤,食盐24斤。按照时节,每年春节后阳历三四月份,先用胡豆发酵制作豆瓣,到了七月,就开始采购辣椒,随后,经过长达近半年的翻晒,到了年底,一缸色泽红润鲜亮、豆瓣鲜香酥脆的郫县豆瓣就可宣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