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文化部长期占用其他单位车辆被点名
法制晚报讯 (记者唐李晗) 2014年度中央审计报告近日公布,报告指出,一些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些领域的具体制度规定未及时修改完善。专家表示,部分官员“顶风作案”源于对制度缺乏敬畏感。
2014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8.8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2.71亿元。“三公”经费使用还存在违反纪律问题。与上年相比,很多违规问题“下沉”至所属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提出,虽然“三公”经费数额在逐年下降,但不应以资金比上年多或少来作为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
“三公”经费是政府履行职务的重要财政基础,政府并不是不要三公经费,问题是如何合理合法使用经费。制定标准是否合理、执法是否严格应是政府需要考虑改善的重要问题。
科技部等长期占用其他单位车辆
报告显示,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方面,科技部、文化部等33个部门和单位长期占用其他单位车辆。
贸促会、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等21个部门和单位挤占其他支出用于车辆购置、运行维护以及违规发放交通补贴等,共1058.19万元。
工程院、商务部等10个部门和单位超标准列支或由其他单位承担公务接待费169.66万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现有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规范不到位,而应是个人对现有制度的无视。“在前几年由于制度不完善,‘三公’不合规还可以理解,现在再这么做就不可原谅了”,竹立家说。
有些官员认为制度无关紧要,继续“顶风作案”。其问题的根本还是这些官员对于违规的后果很模糊,也很少会被严格处理和问责。
竹立家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根本途径是加大官员问责力度,特别是对主要领导的问责,让所有官员都对合规的行政程序具有敬畏感。同时审计署审计建议, 研究探索“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动态监控机制。并对违反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员严肃处理,加强典型案件曝光力度。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