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校园景观的来龙去脉

20.04.2016  12:53


桃李广场

  我是在1984年底到川师工作的,当时到川师的第一印象就是川师离市区太远。当时的川师人把上街购物严肃地称为“进城”,而不叫“上街”,因为川师当时地处成都的远郊,周边都是农田,要到市区购物或者逛街,只有两条公交路线可以到达。一条是38路公交汽车,在现在的北大门上车,在终点站双桥子站下车,然后转乘其他公共汽车到盐市口附近下车,才算得上真正的“进城”。另一条路是从川师北门步行到现在比华利社区与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路口乘12路公交车到九眼桥转乘2路电车或其他公共汽车到盐市口。在进城的路上,沿途主要看到的不是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是满目的田园风光,所以川师人在潜意识里就认为狮子山这个地方是农村,只有到了九眼桥和东门大桥后,才算正式开始“进城”。而市区的人一说到川师,第一印象也是川师太远,有人甚至把川师比作“成都的西藏”。除此之外,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川师校园太小太破旧。80年代,川师最宏伟的建筑要算现在的化学楼。当时川师人照集体相主要在两个地方,一是北大门,二是化学楼前。人文景观几乎没有,勉强称得上“景观”的也只有两处,一是孔子像前面的小水池,二是动力科(现后勤集团水电气供应中心)斜对面的人造假山。同时,校园里基本上也无绿化景点,当时最令我们引以为豪的绿化就是进入北大门后大道两边的两排尖柏。在校园面积上,校园西南边附属实验学校所在地是花果村农民的地盘,东北边东风渠支线以外的地方,即现在学生宿舍那一片也是花果村的地盘。东南方向的桂苑家属区大部分也是农田。南边也没有现在的南大门,当时这一带主要是教工宿舍区,直到2001年成龙路修通后,才拆掉了原来破旧的宿舍,新开了现在的南大门。

  学校校区面貌的改观始于1995年田家炳大楼的修建,之前虽然修建了第三教学楼和第四教学楼,但都算不上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田家炳大楼位于当时学校的中轴线上,体量也较大,当时被称为川师第一楼。有了一栋像样的建筑后,学校领导就开始注意校园的绿化和美化了。大概是在1995年,时任学校党委书记的王均能同志就经常谈到校园的绿化和美化问题,我当时担任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多次听王均能书记讲国外大学的校园是如何美,后来我就向王书记和分管宣传的党委副书记傅昭中同志提出,是否可以把学校蓄水池的外表美化一下,他们问我如何美化,我建议利用这个蓄水池建一个艺术墙,很快得到他们的支持。但由于学校经费太紧张,他们只给5000元经费。鉴于只有这点经费,我就找到当时艺术学院的邱长沛院长和杨国军书记,叫他们发动艺术学院的师生来共同做这件事情。当时的方案遵循的是“三主”原则,即艺术墙内容主要以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和反映中华文化渊源的神话故事为主,表现方式以写实为主,设计施工以本校师生为主。方案得到学校同意后,邱长沛院长就带领艺术学院的部分师生开始施工。说是施工,其实就是用油漆直接在蓄水池表面上画画。施工结束后,一幅色彩绚丽,内容丰富,气势宏大的艺术墙就展现在师生员工面前。与过去灰色粗糙的蓄水池墙体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有了这道靓丽的艺术墙后,原来这里野草丛生、荒芜杂乱的周边景象就越显得不大般配,于是学校决定对艺术墙周边进行绿化,并同时修建了两个小品,一个就是现在还保留着的“书卷门”,另一个就是有点像月亮的小品。把这些改造完毕后,这里的确成了当时学校的一道著名风景。到这里照相的人很多,而且每当有客人来校时,参观艺术墙一定是不会缺少的内容。这里还应当提一提一件事情,就是艺术墙建成后,有人建议应该给艺术墙写个赋或题个词之类的东西。由于我当时是宣传部长,这个任务就交给我来落实。我当时想找中文系的学者帮忙完成这个任务,但因学者怕作品被诟病婉拒了。于是有人建议由我写,因为我不是学中文的,写出来的东西受人贬损也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思考再三,终于成文,并请文科学报的李大明教授和其他学者多次斧正后定稿。其实在提笔之前,我连什么是赋,什么是题记都搞不清楚,我只能用我能想到的文学语言把艺术墙的内容和修建艺术墙的目的说清楚。所以,文章最初的题目叫“艺术墙简介”,后来大明同志建议叫“艺术墙题记”,我采纳了他的建议。

  艺术墙建好后,由于是彩绘,时间不长,颜色就开始褪色甚至剥落。到了2001年,学校决定重新改建艺术墙。这次改建,主要就是变彩绘为石雕。此时,我担任学校党委书记,我同封小超校长商量并经学校常委会同意后,把这个任务交给川美雕塑系毕业的艺术学院何永宏老师来负责,学校方面则由时任校办副主任的杨国军负责全面协调。这个工程学校总共投入40万,从资阳运来上好青石,请到蓬溪县著名的“赵氏石刻组”施工,大概用了半年时间,建成了现在的艺术墙。建成的艺术墙高2.5—3.5米,绵延150多米,是全国高校中规模较大的爱国主义艺术墙,成为狮子山校园诸景之眼。

  说到校园景观建设,不得不提到孔子像的设立。在我的印象中,这个主意最先好像是封校长或者是唐志成副校长提出来的,时间也是在2001年左右,因为艺术墙改造完成后,效果也还不错,所以他们就提出,何不利用这支队伍建一尊孔子雕像。常委会认为,这个提议不错,一是因为我们是师范大学,建孔子像并无不妥;二是可以增加校园的文化含量,达到美化校园的目的,因此决定在狮子山校区建一尊孔子像,尔后视其情况再在东校区也建一尊。协调任务由杨国军同志负责,设计施工仍由建艺术墙的人员负责。孔子像建好后,在学校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应该,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复古的倾向。由于有不同意见,所以东校区的孔子像就没有再立,而改成了现在寓意“在艰难中奋起”的抽象雕塑。至于说学校当时决定要在孔子像竣工时搞拜孔仪式的说法,纯属空穴来风。

  桃李广场的开辟,也是学校校园景观建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01年前,这里是学生宿舍区,说是学生宿舍区,其实住的人员很杂,既住有学生,又住有教工,华西集团第八公司部分员工也长期住在这里,同时学校的部分机关也在这里办公。这些建筑都是50年代学校从南充迁来时修建的,房屋破旧,设施不配套不说,关键是电线线路老化和设计负荷太小,安全隐患极为严重。因此,到2001年,学校决定将其整体拆除。至于拆除过后干什么,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重建大楼,说实话,当时学校的各种用房都很紧张,各个部门都想通过建楼来改善办公条件,因此这种意见是当时的主流意见。另一种则是搞绿化景观的意见,所持理由就是川师没有像样的绿化景观,根本没有大学的味道。学校经过研究后,采纳了后一种意见。当时学校提出的要求一是要绿化和生态,二是要有人文景观,三是要有水景。方案由中标公司设计并负责施工。中标公司拿出方案后,学校觉得水景太小,要求扩大水景部分,但公司解释说,水景后期维护成本很高,况且这里的水景用水要全部用自来水,而且要使水流动起来,还要使用水泵。因此学校也就同意了这个方案。广场建成后并没有命名,很多人把它称为“生态广场”。为什么这么叫呢,主要就是因为学校在对中标公司提要求的时候,强调了生态、绿化。因此公司在做方案的时候就把项目的名字定为“生态广场”。后来我发现这样叫不好,因为生态表现的只是广场的自然属性,而名字应该具有文化属性,所以我向学校建议取名为“桃李广场”,一则因为川师桃李满天,在校内应该有一个相应的寓意;二则因为这里主要是学生出入和活动的场所,称作“桃李广场”更为妥切。后来学校请时任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为广场题字,正式更名为“桃李广场”。但是,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还是叫它“生态广场”。

  成龙校区校史主题公园于2010年6月建成,当时修建的动机是为了增加校园的文化含量。成龙校区主体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不少师生反映说,成龙校区缺少文化含量,找不到狮子山校区那种历史厚重感。听到这种反映后,我带学校办主任张海东、宣传部部长段永清等负责同志和李大明教授、熊良智教授到成龙校区进行多次实地考察,经过集思广益,形成了修建校史主题公园的想法。因为成龙校区是新校区,离狮子山校区较远,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学生不像狮子山校区的学生那样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学校的历史,所以有必要建一个校史主题公园。校史主题公园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的艺术墙,其内容主要是介绍学校的重大历史事件,二是寓意学校发展变迁的“校史通道”,主要由不同年代学校大门的微缩景观构成,三是与之相配套的绿化和雕塑小品,如“博观石”、“思想者”塑像等,校友捐建了部分石刻,毕业班同学栽种了毕业纪念林。公园建好后,段永清认为应当写一个主题公园题记。就缩微景观和题记的写作当时还有个“文白之争”。记得多数人的意见是用白话文表述更清楚,但段永清坚持白话文驾驭不住学校历史的厚重感,用文言文更能显出文化的韵味,并提议由文学底蕴深厚的李大明教授作题记。我又请文学院张昌余教授写了《成龙校区赋》。至此,形成了现在成龙校区校史主题公园的基本格局。

  2010年前后,宣传部和规建处又陆续主持了成龙校区教学楼的人文景观设计建设工作,在校园内设置了亭榭、名言警句、桁架、宣传橱窗等,完成了道路和景观命名(如成龙校区主大门左右两侧取名见贤圃、得英园,取自孔子“见贤思齐焉”和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报栏设置、校训、校风、学风石刻等工作,成龙校区的人文景观得到了不断丰富。成龙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荣获了2011年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

  (作者系我校原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