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柴璐等来校助力学子寻找人生第一份工作

30.05.2015  14:56
作者:张俊贤 冯国泽 毛茂桔 谢滴长 来源:成都校区新闻信息中心        
  5月29日,央视新闻携手智联招聘共同举办的大学生就业公益行动“就业有‘位’来”成都见面会在成都校区麦立方隆重举行。央视主持人郎永淳、柴璐等分别分享了自己初入职场时的经历,助力同学“寻找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副校长张强等和1600多名学子共同聆听了分享会。
  
  四川团省委副书记张征介绍了团省委近年来狠抓服务管理,在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上的系列举措。
  
  郎永淳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时找工作的经历。他本科学的是中药针灸专业,毕业找工作时也曾四处碰壁,面对困难,也失落彷徨,但是他并没有就此颓废,在深入考虑自己在播音主持方面有些基础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考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这为他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门。在北广,郎永淳被中央电视台相中,开始主持《新闻30分》节目被众人喜欢,2011年他成为《新闻联播》主持人。郎永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同学们,要看到大势所趋,这个大势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他赶上了一个电视改革的伟大时代,所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而今天这个时代,更需要同学们去判断社会大势,找到自己的坐标点。看到大势后更要做出判断、决策、行动。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改变未来。结合GDP和就业岗位正相关的关系,郎永淳勉励学子,就业岗位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少,关键看大家准备好没有,未来是被动的找位置?还是展示自己的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位置?人生失败是常事,就看你会不会被失败击垮,有没有勇气和坚韧意志,乃至持久的行动力,从波谷爬起,爬上心中的高山。
  
  柴璐以“选男友”的话题开场,轻松而幽默的告诉同学们,“就像每个人都想找个高富帅的男友是不现实的”,选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不是人生唯一一份工作,不要把对工作最好的标准全部赋予它。她说,有些同学说自己没有选择,其实,今天面对的结果都是以前无数次选择的结果。上课选择清醒还是发呆、睡觉,平时选择看书努力还是游戏、玩乐,面对困难是选择放弃还是拼搏?初入职场,做《海峡两岸》编导、出境记者,柴璐面临着很多难题,不会编片,不会采访,不会就学,于是,她开始新闻基础自我培训,最拼的时候整整60个小时没有睡觉。在这样的努力下,后来编辑的片子获奖了。后来,她被调到了新闻频道做直播,没有直播经验,又重头开始学习,拿到了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热爱是最大的内在动力;选择能让你成长的事情去做,正是因为不会,才是成长最快的时候。”这是柴璐给同学们的成长锦囊。
  
  智联招聘集团市场公关总监李强则引用调查报告,充满激情的分析了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一个理想主义爆表的时代、是科技与艺术站台的时代、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是重金纳人的时代。他希望同学们多实习、多了解社会、经历社会,“实习经历比名校背景更重要。”只要拥有完备的技能、创新的态度、丰富的实践基础,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一定会被“重金”招纳。
  
  同学们积极提问互动,向三位嘉宾取经。
  
  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事业在现场发布了人才需求信息,延揽人才。
  
  秦自强称赞嘉宾们分享的就业经历和心得是一堂最生动、最好的就业指导课,希望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进一步实现毕业生充分满意就业。
  
  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采访了此次活动。


郎永淳分享在大学时找工作的经历


柴璐分享初入职场的经历


党委副书记秦自强讲话


四川团省委副书记张征讲话


智联招聘集团市场公关总监李强讲话


郎永淳与学子互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