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23.04.2015  12:33

    新华网四川频道4月23日电(包晶晶 袁皓 吕清辉) 4月23日,第三十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即将在四川邻水县举办。作为东道主,邻水晒出骄人成绩单:参赛12年来,84件学生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个;22件教师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8个。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摘取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偏居川东一隅,邻水何以成为全省小有名气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强队”?4月10日,邻水县科协主席游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缘由:早在2004年,邻水便把培养科技创新思维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推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方略,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如今11年过去,邻水县各中小学已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科技创新的火种已根植在青少年的心间。

    党政高度重视打造科技创新“温床

    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在邻水县由来已久。“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人才最宝贵。而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原邻水县科协主席卜南德见证了县委县政府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

    时间回溯到2004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邻水把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卜南德回忆说,当年,邻水县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每年6月,县上都要召开科技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与全县10个学区和县直属学校签订科教工作责任书,确保将科技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县教育局成立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县教研室、县教师进修校、县电教馆的相关分管领导和科技教育示范校校长组成科技教育指导小组,各学校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相应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紧锣密鼓地展开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县委县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副县长陈禾以2006年为例,当时县科协全年办公经费预算仅有3.4万元,而县财政为科技创新工作拨付的专项经费就达4万元。县教育局也把科技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每年投入数万元科技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经费逐年增长。

    2007年,邻水在全县开展创建省市县科技示范(特色)学校,鼓励各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争创特色。2008年,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各学校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学生给予奖励。“除了物质奖励,更有评职称加分、升学考试加分等激励政策。”副县长陈禾说,全县师生的参与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趁热打铁,2008年,邻水举办了首届科技节。此后每年11月,科技节都如期举行。

    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曾多次写入邻水县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邻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办好第三十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重大活动之一。

    在2010年以前,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在城区学校开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城区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并探索出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经验,2010年开始,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触角迅速延伸到了全县每一个中小学校。

    优良教师队伍保证科技教育质量

    近段时间,邻水二中专职科技教师陈万明一边参与大赛筹备工作,一边指导学生完善参赛作品和入围答辩,忙得不可开交。

    2008年以前,在偏远的御临镇任教的陈万明,没有任何征兆地被破格调入名列全县前茅的邻水二中。然而,这样的破格调动并未引起预想中的轩然大波,陈万明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了自身价值,让人心生敬服——其学生作品多次荣获省科技创新一等奖,甚至全国科技创新一、二、三等奖。陈万明在邻水二中任教的第一年,便在高一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科技课,这在全省是首开先河的大胆尝试。2010年,在陈万明的悉心指导下,学生谢坤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在全省教具竞赛上与来自各地的教师同台竞技,获得一等奖,成为该项比赛广安历史上第一个冠军。

    近年来,陈万明指导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拿下了38个一等奖,他本人也两次获得四川省十佳科技辅导员,更多次受邀赴全省各地讲学,成为省内小有名气的“明星教师”。“当初的决定没错!”看着陈万明和学生们优异的成果,县委常委万爱明为县委县政府破格选拔人才的决定竖起了大拇指。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是提高科技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如今该县每个中小学校都有了专门的科技辅导教师。各学校明确辅导员的职责,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对在科技教育方面成绩显著的教师,在评先、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先,从而调动了广大科技辅导员的积极性,确保了科技教育质量。

    邻水对科技教师的培训也不遗余力。中小学科技辅导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全县中小学校教师培训计划。每年都有全国、全省的知名专家学者被请到邻水,为科技辅导教师授课。除了“请进来”,科技辅导教师每年都会“走出去”,观摩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交流学习。

    除了专职科技辅导员,一些科技专家、退休教师、工厂技术工人、养殖专家等作为科技校外辅导员也来到各个中小学校,定期为学生授课。

    实践活动引领探索精神越来越强

    “从2008年全县科技节的参赛作品不到200件,到现在每年不少于1000件,且参赛人数越来越多,作品质量越来越高。”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游驰充满欣喜。变化,缘于一次次活动,一次次实践。

    邻水中学的科技活动,邻水二中的科技课,邻水实验学校的科学幻想绘画课,坛同中学的机器人实践活动、石永中学的兴趣小组活动……每一个星期,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在邻水各中小学竞相开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之一。

    科技创新重在实践。柑橘种植园、生猪养殖场、农业生态实践基地、工业园区等科技含量高的一线生产场所成为各中小学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社区科普活动室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也成为学生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2015年,邻水县科协与邻水中学联合共建了“邻水县机器人实践活动工作室”,填补了我县机器人制作无实践基地的空白。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60多个科普教育基地。此外,各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推广活动的学生不少于80%。学生们积极参与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绘画、小操作”活动,学校将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类比赛,同时支持学生申请专利。

    随着各类活动的深入开展,邻水县城乡各地科技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越来越强。石永中学的科技辅导教师杜宜伟讲述了一个故事:学生万幸上初二之时,便用牛奶盒制作教具潜望镜。潜望镜只能看一个方向,如何能看两个方向甚至更多呢?万幸一次次思索、尝试,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把潜望镜进行反复改良,最终在省上的比赛中摘取了二等奖。杜宜伟坦言,在农村中学,以往师生和家长们普遍认为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只是任务,现在却成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需要的只是挖掘。”邻水中学教科室主任瞿德超认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这种精神会让学生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