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曾带明星访川 全程随行者:邵老特别平易近人

07.01.2014  19:59

四川大学报记录了邵老来访时的情景。

党跃武将找到的四川大学报扫描到了电脑里。

仅四川就有超过三百栋这样的逸夫楼。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7日讯(记者 代朗) 五月二十一日,文科楼披上盛装,清新的晨风中彩旗猎猎。上千名师生一大早就来到楼前,等待着迎接尊贵的客人——捐资兴建文科楼的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率领的代表团来校访问。”这段文字节选自1991年6月8日出版的四川大学报报眼文章,记录的是邵逸夫先生23年前到访四川大学时的情景。

时光荏苒,如今在四川大学档案馆这是唯一还能找到的关于邵老当年来访时的文献资料。文章没有署名,只有配发的照片落下了摄影者的名字,郭燕。四川新闻网记者1月7日辗转找到了郭燕本人,作为邵老来川时的全程图片记录者,她为我们还原了那段尘封的往事,展现了邵逸夫先生私下生活的另一面。

六婶陪同到访川大

1991年5月21日,邵逸夫先生一行40余人访问四川大学。当时,我刚到四川大学工作不久,参加了欢迎仪式。记得当天上午,天空中飘着微微细雨。在欢迎人群中,我得以一睹邵逸夫先生的尊容。谨向邵逸夫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这是川大公共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专业教授党跃武在邵逸夫去世的消息传开后撰写的一条微博。

时年23岁的党跃武,现在已经是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公室主任。在得知邵老去世的消息后,党跃武除了发微博悼念,还专门到档案馆翻查了当年的资料,终于在一份十多天后出版的校报上找到了相关的消息。

那个时候,我是带着学生过来参加欢迎仪式的,只是远远地看见了邵老。我记得方逸华女士也来了,还讲了话。”由于时间已久,党跃武已经不记得陪邵老来的“六婶”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很客气,“我当时也是从逸夫楼这些善举知道邵逸夫这个人,他确实值得尊重。

报道背后的明星阵容

邵先生慷慨捐资兴建逸夫楼之举,必将鼓舞川大师生崇德益智、砥行砺学,为振兴中华多作贡献。”这是时任川大校长林理彬欢迎邵逸夫一行时的感谢辞。当年,邵逸夫先生是应国家教育部邀请来访,随行的还有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安子介、委员马临等40余名代表团成员。

在川大学报报道中没有提及的是,这个代表团中还有狄龙这样的大明星。“除了狄龙,还有香港经典老电影《三笑》中的女主角,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演员。”作为送给邵逸夫一行的心意,川大安排了专人跟拍访问团在川全过程并制作成相册当礼物,拍摄者正是郭燕。

郭燕回忆说,邵逸夫一行当时包了一架英国造的中型飞机从上海来川,包括后来去云南也是这架飞机,“飞机是整个打通的格局,没有头等舱。演员们特别活跃,一路都在唱歌跳舞,整个行程特别轻松愉快,邵老也会加入打打拍子和大家一起高兴。

邵老特别平易近人

作为记录者,我始终没有和邵老交谈过,但是我觉得他特别平易近人。”就在几个月前,郭燕也已经正式退休。说起随行邵老的这段20多年前的往事,郭燕印象最深的就是,邵逸夫坚决不坐单独准备的专车,一定要和代表团一起做中巴车,而且他也不准有保镖围在身边。

他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待遇都要和同行的人一样。当时我就很诧异,这么大个老板居然这么没有架子。包括我们住在锦江宾馆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人下楼。”郭燕说,从到机场接邵老一行开始,后来去西昌卫星基地、自贡恐龙博物馆和峨眉山、乐山大佛参观,包括到云南大理洱海她都一直跟随,看到的邵逸夫“没得一点点亿万富翁的感觉。

时间已经过了太久,很多细节我也记不太清了。就觉得邵老拿了很多钱出来,捐了很多学校,但他自己也就穿着一件夹克,看上去就是一个精神很好、很慈祥的老人。”这次听闻邵老去世,郭燕觉得有些遗憾的是当年拍的影集和里面的那些照片已经找不到了,“但这些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还有那么多逸夫楼,还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学子,让大家能不时想起他曾经的善举,缅怀这位不平凡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