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婷:川女篮冒出的 “学霸”国手

14.10.2014  01:36

我已决定读博,一边打篮球一边继续学习。”10月9日,四川史上首位入选国家女篮的“学霸”级运动员邵婷,在北京师范大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了决心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她的这一愿望一旦达成,将创造有别于其他高学历运动员的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凭学业实力而不是靠特长加分攻读博士学位的热门体育项目运动员;中国第一个文化程度最高的博士级现役运动员;中国第一个体教结合培养出的国字号运动员……

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认为:“我们需要的是一支有文化的运动队,邵婷所能创造的多个第一,足以颠覆外界对中国运动员竞技水平高,学业水平低的形象,她完全可以成为中国运动员的培养范本之一。

喜欢数学

邵婷生于1989年12月,6岁开始接触篮球。她说:“一开始就是好玩,大家在一起做篮球游戏很有趣,然后慢慢喜欢上的篮球。

除了篮球,数学是邵婷的最爱。“我学得最好的是数学,就想当数学老师,真的,从小就想当数学老师。”邵婷笑着说,“我初中、高中的班主任都是数学老师,高三时,我数学经常考满分,把难题解开后,成就感特强特快乐,因为一直喜欢数学,就特别想当数学老师,我甚至还想当幼教老师,大学时也实践过,不过,我的身高成了大问题。”邵婷目前身高1.85米,在孩子眼里简直就是“巨人”。

2008年,从小喜爱打篮球的邵婷,与当年所有的高考学子一样,经过含辛茹苦的拼搏,终于带着要当数学教师的梦想,顺利考 进北京师范大学。进入大学后,她带队拿到了5届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3届CUBS大超冠军,自己也两次成为大超MVP。

2013年邵婷签约北京女篮,很快坐稳主力前锋位置,在首个职业赛季拿到场均14.6分、3.3篮板、1.6助攻、1.5抢断的华丽成绩。

学霸”无敌

与中国众多的运动员不同,邵婷在打球同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众人都将她视为中国目前惟一一位“学霸”级运动员。

2008年以普通学生身份考入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又以综合成绩第6名的佳绩考入该校硕士研究生,邵婷一直在篮球场和学业这两条路上艰苦拼搏。在学校,当同学下课后去商场溜达时,她还在球场接受教练的魔鬼训练;在国家队,当姐妹们结束训练惬意的躺在床上休息时,她还得拿出课本继续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李雪莲教授对邵婷印象很深,“一次上课,一个同学拿着录音机放在教师讲台上,我好奇地问,‘你还要录音?’这个同学说,‘邵婷要,她去比赛不能上课,想听录音’。因为有人要录音,那天我讲课状态特别好,太高兴了!

由于经常外出比赛,在邵婷的随身行李中,专业教材和专业文献资料必不可少。2014年女篮世锦赛期间,邵婷依然不忘熬夜赶写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十年磨一剑

也是在2014年女篮世锦赛上,邵婷成为了中国女篮最黑的“黑马”,几乎所有的球迷都认为她是北京女篮队员,可事实上她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四川女篮队员。

邵婷出生上海,并非在四川长大,她与四川篮球结缘源于十年磨一剑的四川体教结合。四川推出的体教结合培养运动员新模式始于2005年,当时,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四川体育发展大会上,首次明确了学生、运动员的体教结合发展新思路。随后,四川体育与川内多所院校展开联姻,合作打造运动队。一开始,由于教育和专业队之间,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壁垒和行政界线,进展一直缓慢。熟悉该运作方式的一位圈内人士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卖面粉的,卖石灰的相互都瞧不起。

不过,开放和睿智的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了四川新探索的响应者,2010年,四川与北师大正式签约,共同打造女子篮球队。按照双方合作协议,所有进入北师大女篮的队员,同时也成为四川运动员,由四川提供专业级保障和支撑。正是这样的保障和支撑,为邵婷进入北师大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哄抢邵婷

四川篮球与北师大正式牵手后,很快配备了一流的体能教练和队医深度介入球队的管理和训练。同时,四川也在各方面对球队高度关注,在得知队员平时只能在校食堂就餐后,省体育局局长朱玲当即提出:运动员训练结束时间往往比较晚,而且校食堂也难以保障队员营养所需,所以应单独进行伙食保障。正是有了细到极处的关心和专业化的保障,北师大女篮水平开始有了长足进步。

然而,在沈阳全运会女篮比赛中,代表四川出战的北师大球队由于诸多因素并未杀进前8,面对这一打击,球队士气低迷,可四川方面表示高度理解,并立即将球队请到四川与川内职业运动员同吃同住,进行集训,并为队员打气鼓劲,在训练间歇,朱玲还多次球队主教练李笋南交流训练方法、理念及一些职业球队的经验,甚至指导邵婷如何包扎绷带保护踝关节。有了四川职业化的全方位保障,邵婷等人水平也开始稳步提升。

2013年,基于邵婷在学习、训练、比赛等方面的需要和方便,四川批准邵婷代表北京征战中国女篮职业联赛,邵婷在联赛一亮相,就以其出色的突破和得分能力,被圈内教练们一致看好。一战成名后的邵婷,自然遭到各省市的哄抢,不过,她总是回答:“是四川助我成长,我是四川运动员。

2014年女篮世锦赛上,邵婷成为女篮最大“黑马”,带领中国女篮一举夺得世锦赛第6名的佳绩,追平了中国女篮20年世锦赛最佳成绩。四川也因此有了瞩目全球的女篮明星。

链接:

中国女篮主帅:邵婷将是奥运核心队员

巴西奥运会,相信邵婷可以作为主力之一带领中国女篮取得佳绩”。10月9日,中国女篮主帅马赫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邵婷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她有潜力成为一位世界级的运动员。

马赫认为,正是有了邵婷的极佳表现,中国女篮圆满的完成了比赛任务,取得第6名佳绩。但马赫一再叮嘱,中国女篮任务还很重,明年还有奥运会资格赛,邵婷一定不要受伤。“我的梦想,是带领中国女篮冲击奖牌。如果邵婷没有伤病,我想不出什么理由她不会成为奥运会主力。

编后

范本的意义

桂明

近日,曾因在地铁卖艺被媒体关注的前中国体操队队员、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张尚武,在离开大众视线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被京津两地网友在微博上热炒:身穿印有五星红旗标志的红色短袖T恤的张尚武,在地铁走道、在车厢里表演倒立等体操动作,由此引来乘客的围观,赚得一定的报酬。张尚武因伤退役后,生活艰难,终至卖艺乞讨,尽管极其另类,可他的出现,还是触及了社会的神经,人们都在反思,中国运动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和素质?该怎样拓宽自己退役后人生之路?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似乎是社会对中国大多数运动员的识知,事实上,中国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只是费时太多的专业训练让他们无暇顾及文化课的学习,以至综合素养有了明显短板,一旦退役,就有如张尚武,社会角色很难定位。

运动技能与学业水平同时精进,体育和教育承担着共同的义务和责任,毫无疑问,一个运动员,应该有职业生涯辉煌的前半生,也应该有退役后的精彩后半生。所以,体教结合成了一个明确方向。此时,中国体育对邵婷出现感到惊喜,邵婷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学历运动员,她在练篮球达到很高水平时,依然不想凭“特长”进高校而像普通学生一样参加高考,迄今她依旧喜欢数学,希望成为数学老师。显然,可以把邵婷看作一个范本,来解决困扰中国体育多年的有关运动员文化素养的难题,这个可资借鉴参考的范本出现的意义在于,高水平综合素质与优秀的运动技能并非发达国家运动员所独有,中国运动员也可以掀起属于自己的“头脑风暴”。

我们需要打造的是一支有文化的高水平运动队。”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的这句话表达着中国体育的愿景,如果中国体育能有更多的邵婷,何愁愿景不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