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将建土著水生植物和水禽保护区

11.11.2014  12:56

涉及水土保持及湿地恢复、防护林带、鱼类和林鸟保护等建设内容

    记者11月10日从四川省环保厅获悉,西昌市邛海湿地恢复工程(五、六期)建设项目近日获环评批复,主要涉及水土保持及湿地恢复、防护林带、鱼类和林鸟保护等建设内容。恢复区面积约864.12公顷,项目总投资36.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540万元。

    该项目为西昌市政府批复的《邛海湿地一到六期整合规划方案》中的五、六期工程,位于邛海东岸、东南岸及东北岸区域。根据环评批复,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官坝河口水土保持及湿地恢复、土著水生植物和水禽保护区、天然土著鱼繁殖保护区、湿地防护林带、林灌鸟类栖息地、河口林地恢复区、农业湿地展示带、鱼类繁育保护区等。

    项目涉及西昌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邛海-螺髻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和核心景区以及泸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环评批复要求,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禁止各类弃渣、废水、生活垃圾等进入邛海;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农灌,生活垃圾送当地城镇垃圾处理场处置,禁止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优化施工布设、施工方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影响,避免对风景名胜区景观造成破坏。(记者 刘宇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