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邛窑遗址公园动工

07.08.2014  17:36

    

    8月6日,伴随着邛崃十方村56户村民开始搬迁,在图纸上规划了7年的邛窑遗址公园终于开始动工修建。3年后,这处曾经烧制陶瓷800多年的邛窑遗址,将打造成一座底蕴深厚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下真的启动了。”动员拆迁现场,邛崃市文物局局长何吉民既尴尬又欣慰。7年前,邛窑遗址纳入国家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修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便纳入议事日程。然而遗址内居民拆迁问题卡壳,保护范围划定理念落后,此事一拖就是7年。

    邛窑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窑址中,烧制时间最长、产品最丰富、造型纹饰也最美的名窑,其“邛三彩”声名直追“唐三彩”。如今,邛崃境内共有7处邛窑遗址,十方村512亩范围内就保留了14个完整的窑包。记者在现场看到,邛窑遗址中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十方堂遗址1号窑包,已经完成了景观部分的施工。“最厚的地方铺了一两米厚的土,终于可以种上绿树红花。”在何吉民的指引下,记者攀上窑包顶,看到了保存完整的宋代龙窑的窑床、窑壁等。

    然而,在此之前,十方堂遗址内居住着56户村民。由于部分遗址上仅有极薄的土壤,村民的耕种、房屋修建等,对遗址保护一直存在潜在威胁。村民杨雨珍告诉

    记者,“经常在地里一挖就是瓷片,想在房前屋后栽点蔬菜都不行。”由于地处遗址区,村民还被限制新挖地基修房屋,居住环境大受影响。

    如今,邛崃专项解决了拆迁问题,遗址公园方案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新的问题也提上案头:邛窑遗址保护如何“留住乡愁”,惠及原住民?据悉,邛窑遗址公园不会大拆大建,现有的近12000平方米房屋,除了对窑包干扰较大的要拆除外,凡是具有传统川西风格的院落均将保留。初步摸底显示,将保留8000多平方米的房屋,与新修建的低层建筑一道,成为考古工作站、陶艺中心或者餐饮场所。迁走的居民,愿意回迁者可以成为园区工作人员,从中享受文化旅游收入。延伸阅读到博物馆看“省油灯

    邛窑遗址公园将形成“一个景观中心,两个展示重点,多向景观视廊,多个景观节点”的景观结构。其中8号窑包是景观中心,已经考古发掘过的1号和5号遗址则作为重点展示遗址点。此外,博物馆、游客中心、考古工作站和文保中心也会在遗址区分布。1号窑包大棚是邛窑遗址最核心的展陈地,展示邛窑制瓷工艺和技术。5号遗址的炼铅池、拉坯坑等也将盖大棚进行展示。这处唐代建筑遗址以及五代作坊遗址,将以表面散布的瓷片、制瓷工具等历史遗迹,让公众得以一窥邛窑的体量和规模。

    而邛窑最具特色的“省油灯”、四耳罐、双流壶以及高温釉下三彩等珍贵文物将在博物馆内展示。(记者 吴晓铃)

    原标题 :“”了7年 邛窑遗址公园终于动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