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让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21.02.2014  10:44

没想到,刚过完年就在家门口找到了这么好的工作,真感到意外。”刚刚获得一份新工作的邛崃市高何镇毛河村村民高善其欣喜地告诉记者。2月11日,恰逢邛崃市高何镇赶集的日子,邛崃市“春风行动——万千岗位送到家”招聘活动就走进灾区,这也是该市今年节后举行的第2场镇乡招聘会。高善其说,他选择了钱江银通物业的保安职位,并与企业现场签订了招聘协议。

 

灾区群众搬进新家后,就业怎么办?生产生活怎么办?这被邛崃市委、市政府当成一件头等大事来抓。该市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科学重建,加快发展,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振兴的同时,实现人民生活跨越提升。“春风行动”正是邛崃市立足做实民生,解决群众安居乐业的一大举措。

 

民生重建优先 让群众安居更要乐业

 

“4·20”芦山地震刚发生,灾后群众的住房问题就立即摆上了邛崃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迅速启动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大会战和建设大会战。截至目前,该市全面开工了 19 个灾后重建安置点项目,5 个安置点完成主体工程,306户重建住房具备入住条件,初步建成夹关周河扁和高何寇家湾等一批重建安置点。在高何寇家湾“小组生”安置点,从2013年11月23日农户搬迁,到今年1月20日达到入住条件,不到两个月时间, 受灾群众就实现了住上新房子的愿望。

 

住房重建只是邛崃民生重建重要项目之一,该市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就明确了,要在2014年9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住房重建任务,还要统筹推进灾后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生态重建。因此,在全力以赴推进住房重建时,该市同步规划实施了产业重建,着力解决灾后群众就业问题。“必须考虑以民生为核心,住房重建与产业重建整体推进,让群众在安居的基础上保证就业。”邛崃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15年,邛崃将通过工业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新增就业岗位7.5万余个,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95%以上。正是看到这点,不少春节返乡的邛崃青年决定就在家门口就业,在11日当天招聘会现场,就有100余人报名求职,并达成求职意向。

 

为了更好地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夹关政府依托周河扁安置点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自然条件,宣传动员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年前刚搬进新房的石大爷就盘算着,等自己的两个儿子回来后要将房子好好进行装修,为以后的旅游发展做好准备。不久的将来,一个集农家餐饮休闲、生态旅游观光、民俗文化特色于一体,融多元化服务、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深度体验式乡村度假的新农村综合体将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做实民生大事 解难题让群众得实惠

 

在坚持民生重建优先,扎实推进住房重建为核心的灾后重建同时,邛崃市还将加快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教育、卫生、就业和村级公共服务管理等各类资金,分类对“小组生”安置点、农村集中居住区、场镇安置点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群众集中居住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还将突出教育优先,实施38所学校运动场标准化改造等,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养老等福利设施投入,落实民生托底政策,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一体的供排水工程建设,开工25条黑臭河渠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卧龙水厂等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平乐110KV变电站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把民生做实,并非一句空话,邛崃各级各部门切实将之落实,将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并涌现出一幕幕感人故事。

 

你不要被骗,你不要遭骗,擦亮你的眼就不会上当受骗……”2月16日,两位邛崃民警结合“走基层”活动积累,自创民生节目上央视,用歌曲为群众普及防骗知识,成功“出彩”,引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最近邛崃惠及民生的一件新鲜事。

 

这几天,90后邛崃女孩照顾高位截瘫男友的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为这位高位截瘫的青年排忧解难,也被该市有关部门当成了一件民生大事。临邛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积极协调与努力,相关部门同意,可以在下一批安置房建好后,将其现在2楼的房子更换成1楼。邛崃市残联也派出专干来出租房探望,表示要帮故事的男主人公解决门槛问题,将在一周之内,完成其住所“居家无障碍”改造,将台阶改造成斜坡,方便轮椅出入,并且帮助其申请电动轮椅。(记者杨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