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推进新型城镇化 老百姓住进新房子

18.04.2015  13:35

  编者按:“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成都邛崃市有6个镇乡被国家列入“6+6”重灾区范围。邛崃市按照省委“走在前列”的要求,综合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把受灾乡镇和村落打造成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镇、特色村,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同步奔小康。人民网即日起推出邛崃科学重建系列报道。

 

道佐乡娄子山(场镇)安置点新建的住房。(王军 摄)

  (王军)“做梦也没想到,前后只花了12万就住上了140平米的房子。”“4·20芦山地震”两周年前夕,记者走进了邛崃市道佐乡娄子山沿江社区孙良福的新家,这位曾经的“重灾户”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成了城里人”。

  受“4·20”芦山强烈地震波及影响,与震中芦山直线距离仅6公里的邛崃市,全市12.9万人受灾,农房倒塌316户、严重损坏6585户,直接经济损失28.46亿元以上,高何、夹关等6个乡镇被列为重灾镇乡。

  孙良福家所在的道佐乡也是重灾镇乡之一,他家的土木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直接倒塌,被认定为“重灾户”。根据当地“优先住房重建”的灾后重建计划,受灾群众集中安置,邛崃市根据各镇乡发展规模,统筹规划设计了18个场镇集中安置点。道佐乡娄子山(场镇)安置点,拟安置743户,2587人。

  记者在该安置点看到,几十幢新建的高低层结构楼房错落有致,道路、绿化、广场等基础建设已完成,幼儿园、客运站、农贸市场、便民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正在配套完善。

  “我们将灾后重建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合理规划了高层和低层,风貌打造也顺应整个场镇建设。”邛崃市重建办主任任毅告诉记者,邛崃将灾后住房重建与生态移民、地灾避险相结合,分层次、跨区域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一些集镇重新规划,充实和完善了其综合功能,全面提升了受灾镇乡的整体面貌和公共服务水平。

 

邛崃市新建房屋。(熊文瑶 摄)

  据介绍,邛崃市各安置点建设时,根据当地自然地形地貌、山水田路林,进行个性化规划设计。道佐乡娄子山安置点设计理念上集山、水、温泉、禅、竹为一体,取名“竹韵山居”,打破了常规安置点冰冷格局,住房建筑尊重了川西民居风格,是一个新型居住区。

  如今,道佐乡娄子山安置点的安置房已被全部认购,即将全面交房。

  提及即将入住的新房,60余岁的罗光海无比激动。“我们一家三口马上就要搬进155平米的大房子了,水电气全通,居住条件不比城里小区差。”罗光海说,他家房屋在地震中倒塌后,便一直租房住。

  据悉,道佐乡娄子山安置点在后续管理上,将采取村民自治与新型社区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相对应的管理队伍,建立“道佐乡娄子山安置小区业委会”,并将规划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按照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标准,安置点的村民们将过上“城里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