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创新产业重建机制 开启农民多元增收致富路
钟山社区具有川西特色的独栋院落前的土地被已经流转出去。(王军 摄)
(王军)“房子修好了,接下来要把产业建起来。”时下正是春耕农忙时节,邛崃市水口镇钟山社区书记叶凤英最近却为别的事忙得不可开交,她正组织大家搬进新家,普及社区公约。
按照当地“住房优先”的重建规划,钟山社区所在的公龙岗“小组生”安置点安置的131户受灾农民,将住上了川西特色的独栋院落。
住房改善了,收入能否同步跟上?据了解,当地往年以传统农业为主,效益不高,很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田地被荒废。而今,外出村民们却纷纷回来了,一方面是自愿参与家乡灾后重建;另一方面是留下来也能挣到钱了,还能照顾家。
“我们对土地进行了确权流转,引进了项目,还可收到土地租金。”叶凤英告诉记者,钟山社区注册成立了钟山旅游开发公司,与群众签订土地经营权和林权“预流转”协议,引进了社会资金流转经营,当地农民可以本地就业。“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经不是问题。
据介绍,钟山社区目前已签订承包地和林地“预流转”协议1650亩,已流转295亩,引进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四川省青少年科教产业园”项目。同时,社区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开展土地流转行为担保,承担合同非正常中止带来的损失,防止土地流转风险。
邛崃市灾后重建部门相关责任人告诉记者,邛崃灾后重建中创新产业重建机制,探索“三权分置”,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夹关镇便按照“自主、自愿、自治”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了土地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93户,入股土地110余亩。并与专业果蔬公司合作组建农业股份公司,共同发展生态农业园项目,带动农户增收。
创新产业重建机制中,邛崃市还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报团增收。目前,邛崃市灾区镇乡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2家,入股土地1.5万亩。高和镇毛河村寇家湾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方式吸引60余户农户入股,投资150万元打造“千亩树莓采摘观光园”,预计年收入达10000元/亩。
在坚持“产村重建”的思路下,邛崃市将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规划有机结合,按照“一村一业主”的原则,同步规划农村产业发展。比如,在适合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建安置点,在规划是植入旅游元素和功能,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条件。
做强灾区产业支撑,促进群众就业增收。邛崃市在灾后重建中还注重推动产业整体提升,农业产业重在提升传统农业。围绕茶叶、粮经复合、中药材、林竹等四大传统产业的提升,邛崃市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成了一批农产品基地,带动了老百姓致富。
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当地积极发展和提升茶叶、生猪等农产品加工,同时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重建,促进了灾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此外,邛崃市实施灾区培训就业特别行动计划,促进灾区群众充分就业,完善救助机制,优先解决因灾致贫、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实现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