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邓小平哪条接班人标准使胡锦涛脱颖而出

10.10.2014  13:35
邓小平与胡锦涛握手(新华网图)

  2002 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选举产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利实现与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邓小平、陈云:要拔提40岁以下的人

  事情还得从20年前中共召开十二大前夕说起。1982年6月27日至29日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印发了陈云撰写的《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和他主持起草的《关于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会纪要》。会后,部分与会人员留下来参加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7月2日,陈云在座谈会上讲话,强调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客观存在,不无担忧地说:提五十岁左右的人可能争论少些,提40岁左右的人,争论、怀疑会很多。提40岁以下的人,怀疑、争论会更多。既然如此,为什么“纪要”还是“特别写提四十岁以下的人这一句?”他自问自答:一是年富力强。二是有意识地培养。经过3年、5年、10年,有意识地培养,选出好的人。三是40岁以下的人中间有人才。四是只有40岁以下的人,才了解“文革”初期青年人当时的想法和表现。

  陈云讲话后,邓小平即席讲话。他严肃地说:“我们历来讲,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他面向大家问:“为什么全会之后又专门把在座的诸位留下来开两天会,讨论陈云同志关于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和老干部离休退休这两条建议?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十分迫切,十分重要。”去年12 月中央工作会议以后,陈云同志更尖锐地提出“选拔中青年干部不是几十、几百,是成千上万”这个问题。“他提得非常好,我赞成。”因为“我和陈云同志交过心的,老实说,就我们自己来说,现在我们退,我们实在是心里非常愉快的。”“我们两个人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会后不久,8月7日,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对调整领导班子和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指示的几项工作的通知》。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新选进中央委员会的210人中,最年轻的是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胡锦涛,当时只有39岁。大会闭幕第二天,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专门接见了39位新当选的年轻中委和候补中委。当他们依次步入大厅时,中央组织部同志一一唱名介绍情况,邓、陈等老同志同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一一握手,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关于这次会见,新华社在题为《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报道中兴奋地叙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面,也不是一般的接见。大家都沉浸在无比温暖的气氛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多少年来指引着中国这艘巨大航船破浪前进的中国革命舵手们,今天一个个满面春风,拉着走到自己面前的每一位同志的手。这是我们党新老合作和交替的握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革命火炬的握手,是党对中青年干部寄予无限希望的握手。

  不久,胡锦涛这位39岁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就从西部的甘肃被调到首都北京从事团中央领导工作,于1982至1985年先后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他从1985至1992年到地方特别是国家欠发达、各方面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工作,先后担任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连同走出清华大学校门后在甘肃工作,他在西部地区工作近20年,从各方面展示了他的领导才干。1985年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一批年轻领导干部被选进中央委员会。

   江泽民: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

  高度重视抓紧培养和造就大批跨世纪能够担当重任、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是作为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反复思考、“想得很多”的重大战略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我们就难以向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和革命先辈们交代,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代”。也只有把“这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完成好,做出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培养了党和人民放心的接班人,我们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989年,江泽民担任总书记不久就指出:我们“现在这一代干部,特别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是跨世纪的一代,正生活和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经受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能否经受住这些考验,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能否准确判断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所以,1992 年10 月,中共十四大在继续选举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同时,还选举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了中央领导机构。作为后来新世纪之初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担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是在这一大批年轻有为领导干部中经过选拔,进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

  10月19日,江泽民等7 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中外记者。江泽民笑着对记者们介绍原第十三届中央常委,又介绍新当选的3位常委。他指着胡锦涛说:“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此后,胡锦涛从1992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开始,到中共十五大政治局常委中他位次的移前,直至2002年担任中央总书记(同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长达10年。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胡锦涛同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论断的由来。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又选举吴邦国等一大批年轻领导干部进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机构。人们发现,在江泽民亲自主持解决工业方面重大问题,或者在视察各地农村时,在参加国内重要活动和到国外出访活动时,经常能看到年轻领导干部随行其中。胡锦涛相继担任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直接参加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工作。

  坚持领导干部交流,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江泽民认为,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部门工作,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进步和提高,而且弊端甚多,一些不正之风也往往由此产生。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实行领导干部定期交流制度。越是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越要交流,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随后,有的领导干部从中央部门派往沿海或者内地省份;有的是长期在地方省市区工作,后来调到中央部门工作;有的是由工业省份调到农业省份,再调到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省份;有的是北方领导干部调到南方省份工作;有的是南方的领导干部调到北方省份工作;有的是东部发达地区省份的领导干部调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工作,后来又上调到中央等等。经过这种定期组织交流,年轻领导干部在不同环境中分别得到很大锻炼和提高。

  随着21 世纪的临近,江泽民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强调、越来越下大气力来领导这项工作。2000年6月9日,他在中央党校发表《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重要讲话,强调“不断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始终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重申要“进一步认识到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继往开来,就“必须不断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

  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经历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风云变幻的历史全过程,对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也记忆犹新。具体而言,苏联解体外因,主要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但是,苏联解体首先是内部原因造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各种错误路线和政策,从而诱发历史上积重难返的很多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最终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迅速解体。与此同时,美国等还提出中共“这个执政党,同一个更现代化、更复杂的社会中公民真正自发地参加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活动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是“被整个社会视为阻碍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的主要障碍”。所以,他们要对我们“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所有这些,都引起江泽民极大的警觉。

  我们党和国家能否在这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中坚持不败,关键在于我们党是否实行正确领导,而能否实行正确领导,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是否有一个成熟、稳定的中央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能否高瞻远瞩,把握全局,主要在于是否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埋头实干。这是江泽民着眼于国际局势,从宏观角度,对建立新世纪初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作的深刻思考。

  江泽民多次提出:培养选拔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必须抓紧做好。他经常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各级”、“一批批”、“一大批”领导干部,寓意是很深刻的。他根据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初国内外形势的新情况,从我们党执政建设实际情况出发,指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要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2001年3月,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确定有关十六大人事准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决定成立专门班子,在政治局常委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胡锦涛: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新局面

  胡锦涛认为:我们党是一个拥有数千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执政,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必须组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六大时,我们党有6 000多万党员,有4 000多万各类干部,这就为选拔培养党、国家、军队接班人提供了雄厚基础。例如,为了推荐、考察、酝酿、提名中共十六大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中央先后派出46个考察组,分赴98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11个中央金融机构,23个国有重要骨干企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考察。中央军委也同时派出5个考察组,分赴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军区级单位进行考察。考察组按照中央委员会作为治党治国治军政治家集团的要求,着眼于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强调体现改革精神,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

  对这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从2001 年下半年到2002 年上半年,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12 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考察汇报,并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10 月31 日,政治局常委会根据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统筹考虑,综合研究,从遴选对象中提出了十六大“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11 月l 曰,政治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名单。

  2002 年11 月13 日,江泽民主持十六大大会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建议名单。第二天,在他主持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其中,除党和国家领导人外,组成人员分布于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机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省区市和军队,其主体是省部级和大军区级领导骨干。他们全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有些是改革开放以来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平均年龄55.4 岁,50 岁以下的占1/5 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8.6%。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新进入中委的有180 人,占一半以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领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11月15日,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华灯璀璨,花团锦簇,洋溢着一派喜庆气氛。2400多名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汇聚在这里。江泽民同其他原常委与新当选的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亲切会见了出席党的十六大的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并同大家合影留念。江泽民高兴地说:“我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会更加美好的!”胡锦涛也表示:“我们一定牢记江泽民同志的嘱托,一定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他们的讲话,激起全场长时间一阵阵热烈掌声。

  不久,江泽民就称赞说: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是抓得准、有成效的,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开了一个好头。”国内外舆论也普遍认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委员会,整体素质好,结构比较合理,群众基础比较好,知识层次高,年富力强,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值得信赖的中央领导机构。 (宋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