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去年多花3亿元看电影 影城为啥还喊“遭不住”

07.01.2014  13:29

1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了2013年电影市场数据:全国总票房217.69亿元 , 同比增长27.51%。其中国产影片票房127.67亿 元 , 同 比 增长54.32%。四川全年票房达到11.3亿元,比2012年增加3亿元。票房成绩虽然华丽,但恶性竞争、盲目投资等隐忧也开始显现。

看数据
国产片重新赢得主动权


  目前,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产值在全球仅次于年产109亿美元的北美地区。去年内地共上映电影305部,在票房过亿的60部影片中,国产片占到了33部。217.69亿元的总票房中,国产片收入127.67亿元,占比58.65%。进口片票房90.02亿元,占比41.35%。国产片在2013年一举扭转了引进片在2012年占总票房的51.54%的局势,重新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说担心
华丽背后的行业隐忧

 四川电影票房也增幅明显。从2011年的6.7亿元,到2012年的8.3亿元,再到2013年的约11.3亿元,3年3级跳,每年增幅都在23%以上。随着县城电影院崛起,多条院线进驻,在全国票房强势暴涨的大背景之下,去年四川电影票房增加近3亿元也在情理之中。
  省广电局电影电视剧管理处处长周光向告诉记者,数据虽然华丽,但背后有隐忧。“影院恶性竞争慢慢呈现,热钱盲目投资造成影城亏损等问题也在去年暴露出来”。
  四川这两年影城开得太快,成都市区每年都有2至3家影城开张,就算刚刚起步的县城电影院,发展速度也很惊人。周光向透露,很多人这两年都只看到华丽的票房数据,对行业本身并不太了解,以为投资影院就能赚钱,其实并非如此。“电影院一座座修起来了,很多投资人发现前两三年都是在亏损。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只能压低价格,降低服务,从而引发产业链的恶性循环。去年天津已经出现恶性竞争导致影院关门的情况。

倒苦水
卖票不赚钱,卖可乐赚钱

 低票价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通过竞争培育市场、共同做大蛋糕,这是观众、片方、影城三方都希望看到的结果。然而,严重背离成本的电影票价,却是破坏市场的“杀猪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影城经理告诉记者,电影院竞争乱象在2013年特别明显,一张2D电影票最低折扣一般在25-35元之间,但有些影院通过各种活动,把票价压到10元以下,虽然电影票定价是市场行为,但这样不计成本的压价,对市场来说是一种破坏。很多电影院从业人员都有一肚子苦水:卖电影票已经没多少利润了,只有卖可乐、爆米花才能盈利。
  对观众来说,电影票价是不是越低越好呢?一张电影票的价值中,包含影片、影院租金、人力成本等,票价如果低于电影院运营成本,在观影质量、服务质量上都会大打折扣。有影城工作人员透露,2013年有些影城搞的活动已经不是促销概念,几元的电影票,1元的电影票,“有打着惠民的旗号扰乱市场的嫌疑”。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低票价看场好电影,无疑是很值的。但周光向分析,电影市场健康长远的发展,也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如果影院长期恶性竞争,后果就是可能原本要在家门口开的新影院不敢开张,或者已经开在家门口的影院无法生存,市场的萎缩最终受伤的还是观众。
  周光向告诉记者,从全国情况来看,出现了市场混乱的苗头,“不希望好不容易做大的票房蛋糕还没好好吃,就发霉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