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遗马拉松跑友为“国际范”都江堰点赞 (1/5)

01.04.2016  19:06

        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 向力民摄

        世界首个跑进双遗产景区的马拉松赛道,青山绿水间的畅快奔跑,随时迎面而来的各类剧情场景,成都双遗马拉松堪称最有文化、最生态、最容易让选手“出戏”的比赛。

        当都江堰的美丽,在世界范围内的朋友圈被刷屏的同时,一座城市的担当也被聚焦到闪光灯下。

        10余万游客短时间涌入,欣喜旅游收入之余,城市承载能力、城市管理、乃至市民素质都是一场战役。值得欣慰的是,都江堰经受住了这次考试,让来自全世界的马拉松跑者们为它点赞。

有国际水准的赛事组织保障  赢得跑友称赞

        赛事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会是一把双刃剑,既把都江堰的美丽向全球传播,同时,都江堰的方方面面也赤裸裸曝光在全球媒体之下,对于赛事组织无异于打一场硬仗。

        成都双遗马拉松的赛事补给和医疗救治点等服务项目全部参照国际赛事标准,甚至还超过国际标准。

        困扰国内很多赛道的厕所问题,在都江堰得到较好解决,赛道充分利用景区原有的设施——公共厕所,再加上移动厕所,几乎没有看到排长队的现象。补给点不仅数量多,而且补给物料的内容也很丰富:矿泉水、功能饮料、香蕉、能量棒,甚至还有盐丸。

        赛道全程布置35个固定医疗站,医疗站之间60个移动医疗平台,来回不间断巡逻,每个医疗点都配备GPS定位,在指挥中心随时掌握医疗点情况。

        在成都工作的美国人杰克(音)认为:补给很丰富,比很多国外赛事的补给点还多。医疗救治点也非常醒目,保障感很强。

        成都双遗马拉松完善的赛事组织和后勤保障,让选手赛出水平的同时,也让马拉松爱好者们无忧享受在都江堰青山绿水间畅跑的乐趣。赛后很多选手都会在赛事颁奖台合影留念,大家不约而同的都会喊出:都江堰,明年我们还会来!

都江堰欢迎您  10万游客宾至如归

        超过3万名选手参赛的成都双遗马拉松,吸引了逾10万游客进入都江堰市观赛。这对城市管理与市民文明素质形成双重考验。记者观察到,虽然比赛现场人头攒动,赛前准备和开赛时,选手有序排队,摩肩接踵,但是选手进入赛道后,地面并没有出现成堆垃圾,一位在赛道旁保洁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运动员们对产生的随身垃圾都会及时放置到垃圾桶,看见地面有垃圾,很多人还主动拾起,保洁工作还比较轻松。其实环境的爱护,不仅仅在马拉松赛期间,作为旅游城市,都江堰市民对于环境的爱护,常常是苛刻挑剔的,对自己一样,对身边人也一样。

        42公里的环城赛道,基本把都江堰城区围了一圈,交通管制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赛前三天,都江堰全体市民就开始响应号召,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工具。

        为了在赛事期间,住得下,吃得安全,玩的放心,都江堰有关部门提前一周就对都江堰全市所有酒店、餐馆、农家乐,用水用气用电、餐饮食材每天一查。

        都江堰所有部门、乡镇、社区都抽调人员,参与到这场超大型的赛事活动中。另外,赛事志愿者也是重要的组成,此次参加马拉松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共计1800名,分为赛前服务类、赛时服务类、服务站类、医疗站类等十三大类六十个小项。志愿者专业优质的服务,让成都双遗马拉松更加国际化。

        奔跑在空气清新的“双遗”赛道上,选手们不仅能体验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独有的“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大熊猫文化”;还能感受天府之国厚重又开放的人文气质;还能感受都江堰市“活力之城、运动之城、幸福之城”的城市印象。

        一路的秀美风光让一些选手跑着跑着就情不自禁地拍起了照片,那画面想想也是醉了。

        “都马”明年再见!

        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 向力民摄

        2016成都双遗马拉松。 向力民摄

        快乐奔跑的跑友一家。折耳兔摄

 

        为跑友们保驾护航的医疗人员。折耳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