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0后遗体美容师:他人的偏见VS职业成就感

15.06.2015  18:55

人生无大事,唯生死系之。相对于生的喜悦,死带给人们的总是无尽悲伤,却又是不容回避的话题。多年来,我国致力于推进殡葬改革,从沿袭上千年传统殡葬到现代化殡葬,成效渐现。而在复杂的殡改背后,是这样一群人默默的付出,尽最大努力给予逝者最后的尊严,他们是殡葬行业带头人、一代殡仪“宗师”、80后的“守墓人”……

6月8日起,成都市民政局联合四川在线推出基层殡葬职工、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先进典型人物系列专访,走近这样一群有着特殊使命的人。


职业技能大赛(右一为肖俊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实习生 付策民)肖俊峰曾经是一名武警战士,转业后成为遗体美容师。汶川地震时,因为工作表现出色,他被评为抗震救灾模范和“省劳模”。

他说,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人世间最惨的事,让他越发觉得人生充满意外,“活在当下”便成了他的至理名言。从业9年,部分人对他职业的偏见,让他几乎从不与人主动握手,但每每逝者家属的一句“感谢”总能让他释怀。

22岁入行 一场惨不忍睹的车祸让他破胆

见到肖俊峰时,他眼睛微红,刚刚上完一轮夜班。和师傅林建清一样,他说话时也很爱笑。他说,几乎每天接触的都是人世间最惨的事,让他更觉得人生充满意外,因此“活在当下”便成了他的至理名言。

进入殡葬行业那年,肖俊峰还是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刚从武警转业回来。他还记得报道那天是2006年的8月8号,此前他对遗体美容也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当时师傅对他说,这是技术含量最高,也是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儿。

在培训期间,师傅强调得最多的便是“破胆”。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彻底见识了什么是“破胆”。那是一场惨不忍睹的车祸,事发当天,他原本在家轮休,只是不经意从电视上得知了这场车祸的消息。然而,到了他上班的时候,真的轮到他来处理死者遗体,“脏器、颅腔都被撞成了开放式,处理完后,师傅居然要求我们回家吃肥肠和脑花。”肖俊峰依师傅所言,在下班后真的点了一份烤脑花,也自从那一次后彻底破了胆。

职业双面性 他人的偏见VS本身的成就感

对于肖俊峰而言,遗体美容师这份职业让肖俊峰感受了两面性,一方面来自于他人的偏见,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本身的成就感。

这一行有很多忌讳,比如握手、说话,当以前的朋友突然知道你干这行,他们的语气腔调都会突然改变,所以很多以前的朋友都不接触了。”肖俊峰说,他们这一行人的圈子很小,因为几乎只有同行才能互相理解。然而,当处理完一具遗体时,他和同伴得到逝者家属一句“感谢”时,总会生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成就感。

肖俊峰说,除了内心双面感触外,这份职业还带给他和同伴不可预知的危险性,“遗体被送来时,家属都不会告诉是否有传染病,医生出得死亡证明也通常只有死因,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接运遗体的同事和自己的经验。”肖俊峰说,最可怕的是,他和同事甚至遇到过得过艾滋病的遗体,“这种情况就得更加小心,不仅要穿上防护服,还千万不能割伤自己。

汶川地震 他连续工作一周获“省劳模”称号

入行9年来,接触过太多的死亡,即使肖俊峰这样乐观、豁达的人也难免有内心走不出的时刻。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肖俊峰获得了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和“省劳模”的称号。他还记得,那时大量遇难者的遗体运到他所在的成都市殡仪馆。当时殡仪馆还是旧楼,几乎遍地都是遗体,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肖俊峰几乎一周没合眼,连轴转地处理遗体,总希望让遇难者走得安心些。但不知不觉,悲伤的情绪也蔓延到他和同事身上。以至于地震后,他还一度走不出来。

后来,肖俊峰还是在和同事聊天后,才得逐渐走出来。而此后,他也发现了调节情绪的一剂良方——健忘。生活中的他是标准的80后,下班后偶尔遛狗、看电影、K歌,假日里常和家人出游来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