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羌族厷戊节”圆满落幕
近日,由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非遗院”)联合羌岷网主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雅都乡九龙村两委会承办的“第二届羌族厷戊节”在九龙村举办。
“厷”,羌语意为十五(日),“厷戊节”又称“送年节”,是当地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祭天与祈福活动,节庆活动包括白石神塔祭天、待耕农田中“哈日”(意为刀舞,此舞又名“卡斯达温”,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狮子拉(意为狮子舞)与五谷祭祀、村民自发表演歌舞等一系列或庄重,或欢娱的节目内容,节庆活动内容丰富,极据文化与历史价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厷戊”习俗在当地一度受到冷落,2013年,在该村唯一的女大学生杨慧兰的大力提议下,经村两委会和村寨部分年长者交流协商,决定在该村恢复此项传统节庆,作为传统羌族村寨“文化脱贫”与村民自发保护、传承羌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尝试与努力,同年2月初,在非遗院专家考察组的指导与帮助下,首届“厷戊节”在九龙村成功举办,经包括《中国民族报》在內的多家中央及省市级媒体报道后,“厷戊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该族村民对民族文化自发保护的积极性,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该县有关部门经过调研考察,已将“厷戊节”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届“羌族厷戊节”虽然面临山道坍方与道路中断等诸多困难,仍然吸引了大批羌族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作为主办方,非遗院派出了由焦虎三副研究员、杨天美和艺兮老师带队的六人专家团队,参会并提供学术指导,包括香港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在內的十数位羌族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学生团队,围绕节庆开展了田野考察工作。节庆当天,九龙村全体村民聚集一起,烧香祈福,跳起民族舞蹈“哈日”、“狮子拉”, 在下午的文艺表演中,村民们一一登台,表演了自编自导的羌族山歌与萨朗,直到当晚十时,节庆活动伴随盛大的篝火晚会甠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