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年内建223个综合减灾标准社区 遇险跟箭头跑

13.10.2015  11:17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张元玲)你是否想过,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离自己最近的安全区域在哪里?逃生路线怎么走才科学?这些问题以后不再需要思考,市民只需要“条件反射”,跟着箭头跑,便能快速逃生。今天是国际减灾日,成都市民政局救灾处发布通告,将在年内共建成223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科学设计标准化避灾标识系统。“以后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市民顺着标识系统,便自发撤离到安全场所。

  国内首创 引导人员流动

  “当今时代,人口和财富向城市高度集聚,主要矛盾是灾害来临时,如何让人有序流动。”成都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吴宏杰说,社区(村)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村)安全就是城市安全。建设综合减灾标准化工程,就是运用“在灾难来临时,人能够自发向自己知道的安全区域流动”的基本原理。

  据了解,早在今年5月8日,成都在全国率先发布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由国土、水务、防震减灾、气象等自然灾害专业管理部门指导下,设计出涵盖该社区(村)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避灾路线、避难场所等信息的综合减灾信息示意图,并在自然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标识、物资储备点标识等等。

  不仅如此,还细化小区、单元、散居住户的疏散线路图、设立简单明了的疏散导向标识等。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出栋楼就能沿着标准化的防灾标识系统迅速撤到安全区域。

  快速有序 只需跟着箭头跑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已在金堂县、彭州市、邛崃市、蒲江县、锦江区等5个区(市)县建成了共23个综合减灾标准化样本社区(村),年底再建成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将惠及170万人。蒲江县蒲砚村便是完成的样本村之一。

  从2014年10月起,该村便开始进行综合减灾标准化样本社区(村)建设,今年5月建成。“最重要的是,在每一个人需要面临选择的路口,都设立了疏散导向标识。大家不需多想,跟着箭头跑就对了,最多10分钟就赶到了安全区域。

  据了解,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系统只是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工程的一小部分。成都市还制定了社区(村)综合减灾服务规范化地方标准、自然灾害基本生活救助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地方标准。3项标准已于12日召开征求意见专题会,今年年底将正式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