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举行

23.06.2015  15:13


  遂宁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龙凤古镇举行

  市民家门口感受非遗魅力

  6月20日,遂宁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龙凤古镇举行。当天,市民主要从看非遗、品非遗、体验非遗等方面进行观展,近距离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其中,看非遗主要由音乐、舞蹈类等项目传承人进行表演,如桃子龙舞、象山花锣鼓、洞经音乐、莲宵等。品非遗则是项目传承人向市民展示我市传统食物,例如油酥、观音麻花等。此外,为了展示我市非遗的宝贵,部分市民还对非遗绝活进行了现场体验。

  民俗表演精彩纷呈

  市民驻足观望踏街巡游

  当天上午9点30分左右,伴随着隆重且喜庆的音乐声响起,活跃在南津路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子龙舞首先登场,演员们穿着整齐的服装穿梭在人群中,热闹的气氛似乎带着大家回到每年春节的庙会中,只见演员们手持八个富有特色的桃仗和龙头,连缀而成的舞蹈套路将桃子龙的柔美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充分地展现了极具遂宁特色的民俗文化。除了桃子龙舞的震撼惹观众赞叹外,洞经音乐也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只见台上的演员们身穿古代服装,头戴宫廷乐师帽进行演奏,还不时地唱诵着经文,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现场给人一种置身于古代宫廷的感觉。此外,为了让沿路的游客充分感受非遗魅力,上午10点左右,现场还举行了踏街巡游的节目表演,憨态可掬的矮人舞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手工技艺独具特色

  市民现场体验非遗绝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非遗展演除了有精彩的文艺表演外,还有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有做工精致的徐氏泥彩塑、五彩缤纷的夏氏风车、活灵活现的谢氏根雕、生龙活虎的胡氏剪纸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材料在传承人手中却变成了创意十足的作品。在包旱烟杆的展位前,只见该传承人正对着烟杆仔细观察,对着一些小铁皮不停地敲敲打打。记者拿起一根旱烟杆,发现除了烟杆杆身制作精美外,烟嘴上的龙头刻画得格外醒目,上面的每个鳞片都雕刻得棱角分明,极具特色。看到这些做工精美的作品,不少市民忍不住想要尝试体验制作一下。“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平常,可实际制作却考验手艺,这次非遗展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一位游客说道。

  延伸阅读

  工序复杂 技术难度高

  不少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尴尬

  我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那么,我们遂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如何?记者也现场进行了采访。

  不少项目面临失传的尴尬

  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市经过评审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11个大类、43项。虽然我市非遗项目种类繁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非遗项目都面临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逐步消亡的危险。

  据夏氏风车传承人夏海全介绍,虽然夏氏风车已成为我市的特色非遗项目,但它同样面临着没有真正传承人的尴尬局面。夏海全告诉记者,风车制作是纯手工技艺,必须经过选材、裁纸、上色等50多道工序完成,由于这些工序复杂,容易损坏,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夏海全还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家的传承人是他女儿,但女儿只会最基本的操作,稍微复杂点的风车就不会做了,这样何谈创新,传统文化又怎么发扬呢?夏海全略显无奈地说道。”

  心思加技术才是精髓所在

  除了技艺类项目缺乏传承人外,音乐舞蹈、民俗类、传统美术类等类别项目都存在着传承不好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不少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

  谢氏根雕传承人谢祖正表示,非遗是一个地方的精神载体、生命根系,也是这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所以,有必要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作为传承人,他非常愿意将自己的手艺传授下去,但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谢祖正说,非遗不是随便就可以成为非遗的,心思加技术体现出来的自然美才是非遗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