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农业工作座谈会召开

09.07.2015  18:54

  7月8日,市农业局召开全市农业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2015年上半年农业工作情况,研究下阶段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会上,各县(区)农业局和市农业局各位分管领导围绕“总结新亮点,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重点怎么干”进行了讨论发言,市农业局局长杜云志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要求。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市农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好成效。一是注重强化科技指导服务,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市小春预计粮食总产35.5万吨,增长1.4%,油菜、蔬菜等其他小春作物获得丰收;大春粮食播面稳定,技术措施落实到位,苗架长势普遍好于上年,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注重强化示范基地建设,着力促进特色产业加快提升。全市新建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0个,建设粮经复合产业基地35.1万亩;建成规模在200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33个、面积8000亩,鱼业养殖面积达到11.8万亩,出水成鱼2.6万吨、同比增长2%;大英、射洪“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蓬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船山“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三是注重强化农机装备建设,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服务能力。新增各型农机具1200台,农机总动力达到120万千瓦,增长1.8%;建成农事服务超市9家,新增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7家、农机合作社总数达34家,规模经营、跨区作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注重项目整合连片推进,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撑。新建高标准农田13.65万亩,新增沼气用户4547户、养殖场沼气工程25处,新建农机化生产道路1650公里,新增提水控灌设备350台6300千瓦,机电提水保灌面积达87万亩。五是注重推动农业产业延伸,着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和农产品营销拓展有序推进,全市已培育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650家,实现休闲农业产值8.5亿元。六是注重依靠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已完成土地确权登记368万亩,比二轮承包面积增加155万亩,增加72.8%;大力推广“撂荒地代耕制”、“土地流转合作制”、“土地纠纷仲裁制”等模式,土地流转面积达97万亩、纠纷调结率达95%;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107家,培育家庭农场372家、种粮大户775户;“三权分置”、“抵押融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等农业部门牵头的其他改革事项有序有效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落实到位。七是注重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提升农产品竞争能力。在全省领先建成“遂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基本建成4套“在线监管视频系统”,省级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农业投入品执法监管持续强化,“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9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9%。八是注重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有效推进,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有序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九是注重加强政策法规管理,着力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依法行政机制逐步健全,农业干部法制至上、权力法定和权责一至的意识逐步增强,涉农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农业综合执法扎实开展。

  会议通报了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指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时间过半、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超半,土地确权登记、“三权分置”、农业品牌创建等工作全省领先,也打造了一些新亮点,但还存在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大,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进展缓慢,农业工作创新的亮点还不够多,重点工作的落实还不够到位等不足。

  会议强调,下半年,全市农业工作要继续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会议要求,要认真分析把握全市农业发展形势,突出重点,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抓好农业生产指导服务、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机化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品牌培育、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各县(区)农业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射洪县农村能源局、遂宁经开区农办、河东新区经济发展局和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杨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