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举行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26.06.2015  11:27


大英象山花锣鼓


徐氏泥彩塑


青堤铁水花火龙


遂宁福锦编织


胡氏剪纸

  遂宁“非遗”的非凡风采

  ——遂宁市举行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一人持宝戏龙,一人持龙头,数人持龙身,一人持龙尾,数个桃子组成的彩龙往来穿梭此起,翻腾起伏……

  6月20日,遂宁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美丽的龙凤古镇拉开帷幕。神奇的六粮酿造技艺、“石油钻井之父”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美妙动听的洞经音乐、悠扬婉转的《掐蒜薹》《卖鸡公》民歌联唱、夸张幽默的矮子舞、栩栩如生的徐氏泥彩塑……参演的20余个非遗项目,代表的却是我市30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

  遂宁福锦:

  方寸织出华美气韵

  来到遂宁市首届非物质遗产展演长廊,一幅幅精美的真丝挂毯映入眼帘。工艺繁复、细腻精美的遂宁福锦手工编织技艺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负责开发销售和产品包装等营销工作的孙鸿告诉《巴蜀周末》记者,她与遂宁福锦传承人陈玉已经合作达8年了,为了保护并传承遂宁福锦,二人于2008年成立了遂宁市闻喜阁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公司织娘多为留守妇女,可以居家就业从事生产。

  杨天碧从事福锦编织已近20年,从20多岁织到了40多岁,是目前生产福锦时间最长的织娘。记者看到,她在高高的机架前穿丝打结,丝线在手指一勾一松间来回穿插,动作流畅迅捷,一幅真丝编织的《熊猫嬉戏》挂毯就在其手中一毫米一毫米地渐渐显现出精巧华美的气韵。

  遂宁福锦编织技艺源于两汉时期,唐宋时期达到顶峰,编织的真丝挂毯一度成为皇室贡品。《四川通史》记载,“遂州贡陵,樗蒲陵”。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着遂宁贡品珍贵锦样。

  福锦工艺极为繁复,需要经过图案设计、丝线处理、配色、挂经、织锦、过纬、下锦、编穗、平合、洗锦、整理等十几道工序,且每一道都是手工完成。

  像这种传统样式的精品福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我们在北京、上海、西安、甘肃等地都有销售点,产品还外销美国、中东、日本等地。”孙鸿说,福锦中卖得最好的一款传统作品,是以暗红的底色配上墨绿、纯黑等各种花型,繁复的几何图形间还织入了云雀、绿树等代表吉祥幸运的图案。目前公司正在完成一单来自中东的订单,因为生产工艺非常复杂,预计需要耗时3年半。

  孙鸿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认识到遂宁福锦的美,能静下心来传承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能织出更美更好的遂宁福锦。

  谢氏根雕:

  粗犷质朴多变生动

  谢氏根雕是大英县蓬莱镇寸塘口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已传承四代,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

  在展演会上,谢氏根雕第三代传承人谢祖正正在认真把玩自己的作品。他从十几岁开始学习根雕,在漫长的半个世纪中已创作了800多件各类根雕作品。

  根雕工艺,“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为找到适合的材料,谢祖正经常废寝忘食。有一次,他在一个悬崖下发现了裸露在外的一截树根形状十分奇特。为了能够得到这块根材,他找来绳子一头系在腰间,另一头系在崖边的树上,小心翼翼地下到树根所在的位置采集。有时候,儿女和孙子也常常到树林里帮他寻找树根。

  “做根雕考验的不仅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他的耐心和毅力。”谢祖正告诉《巴蜀周末》记者。谢氏根雕量材取形以稚拙残缺、朦胧相似、流畅清新、虚实适当、粗犷质朴、多变生动为主要特点,经过百余年的工艺传承和总结,在选料、清洗剥皮、立意构思、雕琢、打磨、抛光等各道工序及工具的使用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谢祖正雕刻了大量灵气逼人、惟妙惟肖的根雕作品。在十二届省运动会期间,他的10件运动健儿系列根雕作品曾在河东东旭锦江国际酒店展出。

  谢祖正的根雕技艺传承来自父亲,父亲则是向爷爷即谢氏根雕的第一代传承人学习的。如今,谢祖正也教了不少学生,以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

  蛴蟆节:

  送瘟神的特殊仪式

  “十四节,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晚上,在蓬溪县新星乡都能见到举着“蛴蟆灯”的大人小孩,一起唱着这首古老而有趣的民谣。

  新星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胥兴志向《巴蜀周末》记者介绍,从“蛴蟆节”的兴起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为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四,因此也叫“十四节”。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到农历正月十四这一天就会爆发大规模的瘟疫。瘟疫来势凶猛,导致许多孩子不幸夭折,令当地老百姓痛苦不堪。有人说这是得罪了蛙神,于是便兴起了祭祀“蛙神”的特殊仪式——蛴蟆节,以此来祈求上天保佑村里的孩子。后来瘟疫果然不再蔓延,这一传统的地方民俗节日便一直保留至今。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晚饭后,家家户户的“蛴蟆灯”便陆陆续续地亮了起来。这时候,鞭炮齐鸣,成千上万的人不约而同地举着各式自制的“蛴蟆灯”聚集到一起。老人牵着孙子,母亲抱着孩子,朋友们三五成群,向离家最近的河滩、田坝走去。人们将手中的“蛴蟆灯”点燃,一边欢唱着民谣一边将手中燃得旺旺的“蛴蟆灯”扔进河中或插在田里,这预示着瘟疫被赶走了,人们又可以过上平平安安的一年。

  最早的“蛴蟆灯”是用柏树的树皮包上腊肉梗做成的。后来不断改进,各式各样新奇的“蛤蟆灯”增多,有灯笼形的、四方形的、葫芦形的。这一民俗文化的寓意也由最初的赶瘟疫、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望。

  胡氏剪纸:

  剪出遂宁秀美风光

  在展演现场,红色的展棚下映衬着鲜红的剪纸,形成一片红彤彤的霞光。从窗花到人物像,从单层的镂空艺术到多层的组合艺术,这些剪纸全部都出自胡氏剪纸传承人胡宁之手。

  今年36岁的胡宁是船山区天宫庙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受父辈影响从小就学习剪纸。为了更好地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他借鉴了油画以及板画中的一些表现形式和方法,突破传统的剪纸样式,创作了一系列名人画像和“人间遂宁”等具有遂宁本土特色的剪纸作品。

  据介绍,胡氏剪纸的由来可追溯到解放初期。当时,剪纸在乡间广为流行。胡家的剪纸技艺在当地颇有名气,邻里老少都慕名前来欣赏,有的还从胡家购来剪纸装扮院落。胡宁从小受到爷爷奶奶喜爱剪纸的影响,对剪纸艺术有了深厚的兴趣,对剪纸技巧更是心领神会,祖辈也将绝活倾囊以授。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如今的胡氏剪纸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革与创新。以立体剪纸为主,吸收版画、油画、中国画等艺术表现手法,立体剪纸显得成熟,彩纸可叠加到9层,其工艺包括画、订、浸、刻、包等五道流程。注重造型,讲究构图,剪出的人物肖像生动传神,具有很高的审美效果。

  近年来,胡宁以遂宁本土文化为主,创作了大量关于遂宁观音文化以及标志性建筑的剪纸。《观音与宋瓷》《灵泉寺》《人间遂宁》《观音故里》《龙凤古镇》等系列剪纸作品,惟妙惟肖地展示了遂宁的本土文化。

  胡宁告诉《巴蜀周末》记者:“我想打造一个集设计、教学、研发于一体的传承剪纸技艺的平台,建成一个类似艺术馆的场所,让市民可以亲身体验这种传统文化艺术。”

  雷棚评书:

  原生态的讲演艺术

  川北“雷棚”评书也称“川北评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川北行署所在地,南充说书艺人唐玉龙结合评书讲演的技巧,挖掘、发展、自创一派的原生态讲演艺术。

  现在川北“雷棚”评书的传承人是遂宁人翟兴元,他运用“雷棚”评书“大扯飞条”艺术天赋,创作讲演了28部长篇传统题材评书。

  遂宁俗称“评书窝子”。清末民初,遂宁是地处川中的水陆商阜和经济文化重镇,凡是到遂的商贾客旅都以听评书、赏小曲、看大戏为消遣娱乐。当时遂宁水陆码头的茶馆、戏院非常火爆,除本地评书艺人外,各地来遂宁讲评书的艺人也络绎不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唐玉龙的弟子重庆向哑铃来遂宁在群乐茶馆讲了3年多的书,其中一部剑侠风云评书《白鹤剑》征服了斗城听众。川北“雷棚”评书讲演艺术从而影响了胡明新、但霖、但玉笙等评书艺人,此后这一艺术便在遂宁扎下了根。

  “我在学校做演讲活动时发现,不少学生对评书有着深厚的兴趣,只是缺少欣赏的机会。”翟兴元坦言,只要有人喜欢,评书的魂就在,就不会消亡。只要年轻人认可,评书就会有新的希望。

  作为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的为数不多的评书先生,翟兴元已年近古稀,讲评书也不是求生的工具。但他至今依然坚持着,前前后后在多个学校做了近1800场评书表演。他说:“希望文化主管部门尽量为雷棚评书的讲演活动搭建平台,我愿意不图名利地把雷棚评书的讲演广泛开展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把雷棚评书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