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安居区探路“人的城镇化”

13.02.2014  12:10

农业人口占八成的区县,如何让农民“洗脚进城”——

□记者  张岚  任鸿  陈岳海
        近日,《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提交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将安居区纳入主城区,是《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亮点之一。安居区委的目标,同样瞄准打造“遂宁新城”,力争在2018年成为市城区的重要区块。
        从集镇发展起来的安居区,80万人口中八成为农民,自2003年12月诞生起便面临“县级牌子、乡镇底子”的问题。截至目前,该区城镇化率仅22%,在成渝经济区16个县(市、区)中,排名最末。
        如何让农民“洗脚进城”?安居区探路“人的城镇化”。
立足产业  支撑稳定就业
        去年底,江淮汽车西南基地建设项目,签约落户安居工业集中发展区。这项被认为是“标志遂宁真正有了现代制造业”的项目,计划投资11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形成总产值约100亿元的产能。
        随后,在安徽合肥江淮汽车集团2014年度供应商大会上,安居区区委书记王俊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0家供应商推介安居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我们欢迎轿车、客车、卡车、新能源汽车等整车生产项目、汽车零配件产业链条入驻,共同将安居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重要汽车摩托车制造和配套基地。
        在王俊看来,城镇化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也承担不起城镇化的成本支出。引导“洗脚进城”的农民稳定就业,是有序城镇化的第一步。就业的前提,在于充分发展二三产业。
        除开工业,安居区大力依托位于成渝腹心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建设中的安居机场和遂宁综合交通条件,加快发展航空商贸物流产业,打造遂宁新型临港产业园区。
        根据最新目标,到2018年,安居区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为25:55.5:19.5;产业聚集平台进一步完善,东城工业集中发展区、西城临港产业园区、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天然气化工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加快聚集;成功培育3个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园区。
频出“组合拳”避免“半市民化
        如何避免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半市民化”?安居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按照“生态田园城市新典范、绿色经济发展试验区、现代产业承接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本着自愿原则,安居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城中村居民、农村集中供养对象、安居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含毕业生)等七类重点人群率先转户。
        创新完善养老保险机制,安居完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确保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城镇人员与城镇户籍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将“农转非”居民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及以下的“农转非”居民可申请公租房,提供给农民工的公租房不低于全区公租房总房源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