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以规划引领拓展城市新空间 坚守生态优先理念
医养结合的养老中心即将招标、家居综合体项目团队远赴湖南考察、农业观光产业园争取尽快落地……临近岁末,作为遂宁城市新区建设的“窗口”,遂宁河东新区各部门更加忙碌。
在拓展城市新空间的征程中,遂宁已获得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等多个“国字号”城市名片。这座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城市,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
规划引领 坚守生态优先理念
让城市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是遂宁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中始终坚守的理念。
12月23日,经过多轮专家讨论会商,《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获得通过。在3年时间里,遂宁计划以河东新区和圣莲岛片区等城市新区为核心,推进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通过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蓄集利用、水系治理以及雨污分流改造、内涝防治等建设与改造工程,让城市成为一块能呼吸、会生长的“海绵体”。“绿色遂宁,需要始终保持对自然生态低影响的开发。”遂宁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是遂宁一直延续的城市建设道路,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重视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根据资源、环境实际条件确定城市用地终极规模和城市终极人口规模。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的规划展示大厅里,有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园区规划的沙盘模型中,每栋楼宇的形态与已经拔地而起的实物建筑形态、方位均高度一致。“城市新区规划不能纸上谈兵,要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规划执行的权威性。”遂宁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在遂宁城市新区建设规划中,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已建、适建和禁建管制空间,严格控制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避免城市新区“摊大饼”式无序发展。
产城相融 新区实现良性发展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在城市建设中实现经济稳步发展。“2015年游客接待量将突破百万人次,实现旅游销售收入超亿元。”12月23日,龙凤新城办公室负责人给记者报出了最新数据。
瞄准做大文旅产业这条发展主线的遂宁龙凤新城,尝到了产城相融推进中的甜头。在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的新区土地上,休闲旅游度假、养老康体休闲中心、温泉度假酒店等多个潜力项目已经落子,将吸引成渝两地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2016年,龙凤新城计划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
在遂宁的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产业园区规划与城市新区规划始终如影随形。
今年11月,遂宁现代物流再次裂变延伸。在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一个由物流服务衍生出的,集物流、融资、资讯和交易结算于一体的新兴平台——西部商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物流港还将集中力量推进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结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城市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遂宁已经进入到一个产城融合的良性发展阶段。”遂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城市新区建设产业园区,依托产业园区拓展城市空间,
遂宁把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统筹考虑。
产城相融的探索成果,有了直观的体现:今年前三季度,遂宁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
以人为本 市民幸福感提升
宜居,被遂宁放在城市新区建设的第一序列。“以前遂宁百姓在外宁愿说自己是绵阳人或其他地方的人,现在遂宁的老百姓都非常自豪地说自己是遂宁人,因为遂宁在宜居城市方面拿到了20多张国家级名片。”12月16日,随车解说人员的一席话,让参加全省城市新区建设工作现场会的嘉宾印象深刻。
一位参会嘉宾感叹,从参观的很多细节中都可以感受到遂宁人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在城市发展中增强百姓的幸福指数,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现在家里每月有六千多元的收入,比以前在庄稼地里找钱强多了。”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鱼社区的何大姐一家如今幸福感十足。作为城市新市民,何大姐和丈夫在民政部门的引导下,通过参与公益性岗位和技术培训,找到了新的生活定位。
在遂宁河东新区振兴计划中,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和繁荣的“商业圈”,成为新区建设的首要使命。
目前,城市体育中心、会展演艺中心、环湖健康绿道、环城健身休闲步道、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已在新区完成布局,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也日益完善,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配套系统不断吸引城市老城区、区县及周边地区人口加快向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