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毫无保留” 生态葬有点“难接受”
亲人将骨灰安放在草地里
花葬 逝者的骨灰就埋在杜鹃花下
亲人祭奠树葬逝者
清明节
特别关注
生态葬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草坪里”
生态葬是指人的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水葬”、“树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具有环保、节能和成本低等特点。
壁葬也是一种节地方式,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
“别跟我推荐那些,白送也不要!”10多年前,说起树葬、草坪葬等生态环保葬,许多墓地工作人员遭遇过这样的拒绝。而在前日,10多个家庭将17位过世的亲属骨灰亲手撒入草坪,回归自然。选择生态葬的依然是少数派,但至少已成为一种选择。
成都市民政局自1996年开始倡导树葬等生态环保葬,至今已有18年。成都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胡鸿说,目前成都29家经营性公墓,绝大部分公墓都提供生态环保葬的选择。今年清明节前,成都8家公墓捐赠生态葬墓穴406个,截至昨天已被成功认捐20个,人们对生态环保葬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磨盘山公墓在上个世纪90年代推出树葬,直到2000年初,询问者仍然寥寥,选择树葬的家庭多是因为经济条件较差。而现在,磨盘山公墓已售8000多个穴位中,树葬348个,草坪葬117个,不包含节地的壁葬,仅生态环保葬就占比约6%。长松寺公墓已售5万多个穴位中,生态环保葬也有3000多个。除了因为价位低选择生态环保葬,一部分知识分子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倡导更多人加入生态环保节地的队伍。
走访现状
不占地也能“入土为安”
骨灰撒入草坪母亲外婆选择生态葬
“妈妈,这里环境不错,有树有花有草,也满足了您的心愿,您安息吧!”前天上午10点过,在成都长松寺公墓,10余位市民将过世的17位亲属的骨灰撒入草坪内提前挖好的坑位。
家住新都的刘堰是其中一位家属。前天她和哥哥、弟弟一起来到长松寺公墓,将已过世20多年的外婆和母亲安葬在草坪里。刘堰兄妹3个都是工薪阶层,经济条件不算困难。刘堰的母亲生前是一名教师,病危时曾多次告诉儿女,不办葬礼、不收礼金、不开追悼会,去世后将她的骨灰撒向大地,不留墓地”。20多年前,刘堰的外婆和母亲在短时间内相继去世,“不办葬礼、不收礼金、不开追悼会的愿望都满足了,唯独将骨灰撒向大地有困难”。刘堰说,他们只好将骨灰盒悄悄埋在了自家花园里。得知今年8家公墓免费捐赠生态葬墓穴,他们马上联系公墓让母亲和外婆入土为安。
在现场,家属还签署了生态环保承诺书,承诺在今后的祭祀中不燃放鞭炮,不燃烧香蜡纸钱,采用生态祭奠方式,“通过生态葬宣传生态祭祀,生态环保不是一次性的。”成都市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长松寺公墓总经理李崇禄说,现在这里已安葬了140多个人的骨灰。
树葬 当年孤零零 如今“邻居”多起来
3月31日下午,在温江的大朗福寿园,市民严女士带着侄女来给过世的丈夫扫墓。“我丈夫去世时还比较年轻,我希望他的生命能够得到延续。”严女士说,丈夫2004年就去世了,当时她选择了树葬。“那个时候雪松还很小,周围这一片都没怎么开发,选择树葬的很少。”严女士回忆,最开始雪松树枝低矮,她给丈夫选择的这一带还比较空旷,树葬的区域内没有几个人下葬,显得有点孤零零的。而后来选择这种方式的人越来越多,如今整个树葬区域已经有上百穴位下葬,“感觉邻居多起来了”,而该区域的树葬价格也由几千块涨到了1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