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走向非洲的东莞鞋企

15.06.2014  13:42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泽门》报总编辑尼哥斯(右一)在华坚集团采访索有为摄

尼哥斯(左四)和在东莞接受培训的同胞相谈甚欢索有为摄

中新网东莞6月15日电 题:走向非洲的东莞鞋企

记者 索有为

位于广东东莞市的华坚集团,是正在广东采访的埃塞俄比亚《亚的斯泽门》报总编辑尼哥斯一心要去的地方。

连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主流媒体记者团在广东探访,身为记者团团长的尼哥斯说,埃塞俄比亚和中国东莞进行了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鞋业的合作,而规模最大的就是华坚鞋业。

华坚集团是东莞到非洲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2014年5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共同为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园项目签字,这一项目是中国传统制造业走向非洲的“代表作”之一。

华坚集团总裁办经理邱旭旋14日下午高兴地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尼哥斯。

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的项目完全到位后可安置当地5万人就业。”邱旭旋说:“目前,已经有3500多埃塞俄比亚人在那里工作。

邱旭旋介绍说,为了让埃塞俄比亚当地的民众成为懂得管理和技术的产业工人,几年来,公司已经在东莞轮训了90多名埃塞俄比亚工人,这些受过轮训的工人将是日后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公司目前培训的5名工人,将在不久后回国担任培训师。

正在埋头操作电脑的5名埃塞俄比亚工人,听到尼哥斯的招呼声抬起头来,脸上闪现出灿烂的笑容。他们用“方言”愉快地交谈着。

中文名字叫“广州”的一名埃塞俄比亚工人对记者说:“以前在埃塞俄比亚的时候不知道很多东西,我们现在中国学了好多东西,除了中文,还有做鞋的技术。”他还说:“在这里很开心,中国的米饭我们现在差不多习惯了。

有趣的是,另外几名埃塞俄比亚工人都有一个用中国地名命名的中文名,分别叫北京、天津……

华坚集团的一名中国员工笑着说:“此前来的一些埃塞俄比亚工人还有取名叫‘发展’、‘和谐’、‘友好’的,我们在一起相处得很愉快。

我在这里见到他们感到非常高兴,这已预示着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层面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关系。”因行程紧张和同胞惜别的尼哥斯对记者说:“中国企业不单单是把钱投到了非洲,还把技术和一些新的理念带到我们国家,这对我们的发展是非常有作用的。

东莞市政府对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的投资也颇为赞赏,东莞市副市长张科对尼哥斯表示,对于华坚在非洲的投资,政府是大力支持的,这有利于双方的合作。对于华坚来说,通过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市场。对于埃塞俄比亚来说,可以解决就业和产业提升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双赢的局面。政府部门也会为类似华坚的企业到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投资提供必要的帮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