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川西乡村涌动“马上在家”就业潮
中新社眉山2月8日电 题:川西乡村涌动“马上在家”就业潮
作者 徐杨祎 张欢
8日正月初九,川西农村的年味仍旧浓郁,家家户户门前高挂的灯笼依然鲜红。在一些外出务工者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出川之时,年近四十的章永兵却停下了往年匆匆的步伐。
“今年不仅我不出去了,我老婆也不走了。”当记者在眉山市青神县万沟村的一片茶地里见到章永兵时,这位朴实的四川男人正穿着一件连体的围裙,手持竹棒,招呼着四散的羊群。80多头山羊组成的羊群,是章家人今年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过去十多年间,万沟村村民章永兵和妻子远赴江苏打工挣钱养家,成为1000多万川籍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夫妻俩像候鸟一样来往于家乡和江苏两地,每月挣不到6000元人民币的工资,扣除日常开销,一年也能存下3万多元。靠着这些钱,章永兵赡养父母,供儿子读书,还修起了新房。
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让两口子焦虑。从春天离家到再返乡过年,章永兵每年在家的时间不足两月,“娃娃的生活、教育全靠爷爷奶奶,所以很明显感觉到他跟我们不亲。”与儿子的沟通不畅让只有初中文化的章永兵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就要读高中了,这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不能再让他(儿子)一个人‘留守’了。”
一年多前,章永兵经过慎重思考,买进了第一批60头山羊。“这一步很难,因为在家搞养殖业要自担风险,但这也是我事业的第一步。”尽管去年市场价格较为低迷,但仅养羊这一项,章永兵就赚了7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决定让妻子也留在家乡,“上午做做家务,下午放羊,晚上还可以照顾到娃娃,这个账咋算都划得来。”
章永兵两口子不再外出打工,最高兴的是年迈的父母。章永兵说,“他们一天天老了,身体也不好,有我们在,他们也可以享清福了。”
随着西部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作为人力资源大省的四川,正转变为用工大省,就业机会增多,以往农村劳动力“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正在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家乡就业,更有不少人像章永兵一样选择了在家乡创业。章永兵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有不少乡亲到自家取经,“都看到养羊的成果了,大家准备好好整一下,争取整出规模。”
来自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四川就首次出现了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超过省外输出的转变。其中,省内输出1291.9万人,省外输出1117.3万人。
以拥有20万人口的青神县为例,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达3.6万人,其中常年在县外务工的约1.7万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三留”问题的出现,成为家庭、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让更多的外出务工者留在家乡就业,当地政府组织了多场针对返乡务工人员的专场招聘会,搭建求职平台;并组织开展创业座谈会、培训会等活动。
在广州打拼多年的余志华告诉记者,尽管老东家开出了每月5000元的高薪,但这位仁寿县黑龙滩镇光明村的村民今年决定留在老家打工。“现在四川发展那么快,很多沿海企业都来了,就算每个月少拿一两千元,但守到家里要安心些。”余志华坦言,除家乡经济发展迅速外,能够照顾家庭是自己留乡就业最主要的原因。
“钱是挣不完的,老人也老了,孩子也大了,要对得起这个家。”余志华说。
按照川西农村风俗,余志华准备正月十五以后才到县城找工作,他似乎一点也不担心未来的饭碗,“听说有好几场针对返乡人员的专场招聘会,眉山市上也有,总能找得到合适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