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博会首设通用航空展馆 川内多地筹建通用机场

17.10.2014  14:21

      通用航空

    除公共运输航空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如私人飞行、航空摄影、农林业航空观测作业、抢险救灾飞行等,都属于该范畴。

    这个10月,“通用航空”在四川成了热词。本次西博会通航展馆的主题也在昭示着这种信心:“航空走入普通百姓,个人飞行渐行渐近。

    据统计,目前川内运营的通航企业有9家,业务涵盖救援、航拍、飞机代购、商业租赁、低空旅游、飞机代管、飞行培训等多个领域。西博会开幕前夕,天府早报记者探访多家川内通航企业,试图了解目前四川通航的发展情况。

      热度

    30多家通航企业排队申请

    “最快明年下半年,金堂县占地1800亩、崇州占地400亩的通用机场即可投入使用。”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四川宇翔通用航空公司总经理张树伟透露,这两个机场投入约4亿元,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建成后可进行直升机乃至固定翼的起降。明年上半年,西华通航在自贡建设的通用机场即将交付使用,在巴中、攀枝花建设通用机场的协议也正在签订当中。“这个行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曾是资深飞行员的张树伟认为,通航产业在中国有很大的空间,引起热潮也在情理之中。他透露,目前西南地区已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还在等待成立的通航公司就有30多家。

    据媒体报道,来自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辖区通航企业增至29家,机队规模达58架,直接从业人员763人。今年以来,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新批准通航企业筹建申请10家,地区通航筹建企业达41家,其中以成都地区居多。

       分析

    航空旅游等是新增长点

    相比新加入公司的信心与热情,老牌通航公司的态度则要冷静一些。

    作为四川第一家通用航空公司,西华通航拥有稳定的政府客户群,飞行任务一直比较饱满。面对当前的“通航热”,西华通航总经理李大军承认总体前景是好的,但对近年的市场增长持保守态度。

    根据民航局每年发布的《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有111家,民航在册飞机1010架;2013年,全国通航企业已达到189家,民航在册飞机1519架。但与之相比,通航飞行作业时间除了在2011年由13.98万小时猛增到50.27万小时,此后一直增长缓慢。李大军不客气地说:“说明这些年引进来的飞机,很多都在睡大觉。

    他表示,以政府公益性事业为主的传统市场发展空间已不大,未来更有希望增长的,应当在航空旅游、飞行培训等私人化领域。

       翔云通航CEO王宏:

    在温江打造一个“通航小镇

    翔云通航CEO王宏回忆,在2012年珠海航展时,“通用航空”的概念已经炙手可热,“那时所有人都在谈通航,都认为国内通航的春天来了。”如今2年过去了,王宏仍坚持与当时一样的观点:现在谈通航的春天还有点早,通航产业想在国内繁荣壮大,还需要一段时间。

    本次西博会,翔云通航开设了一个约540平方米的展厅,届时会在展厅内放置两架罗宾逊R44直升机和两架培训用模拟机。王宏透露,翔云通航或将在西博会现场完成3个重点合作项目的签约,其中包括在温江打造一个“通航小镇”。王宏介绍,这个小镇将包含飞机起降点、飞机销售、飞行体验中心、航空俱乐部、酒店等一系列设施,同时依托周边的赛马场、水上娱乐中心等高端产业设施,形成一个飞行爱好者的聚集场所。

    王宏认为现在正是进入通航产业的最好时机,“如果现在不进来,等到市场成熟的时候,再想进来就没位置了。”王宏表示,通航的市场其实很广大,关键是企业们需要想清楚,“通航公司成立后做什么?”他认为,只要企业们准确定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发展并不是问题。

    毫无疑问,通航的前景是美好的,市场是广阔的,但究竟能不能吃到“蛋糕”?可能还得看企业们自己的本事了。

      ■链接

    第十五届西博会首设通航展馆

    第十五届西博会上,首次设置专门的通用航空展馆,成为今年西博会的一大亮点。

    今年通航展馆的主旨是 “航空走入普通百姓,个人飞行渐行渐近”,展区内包括航空运输类企业、通用航空飞行器配套企业、飞机及设备制造培训、通航园区、机场及航空地面设备5大板块,纵横航空、驼峰通航、西华通航、翔云通航、西林凤腾、宇翔航空等多家川内新老通航企业均有参展。(记者 陈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