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政府回应:将尽快修改不科学提法

07.08.2015  12:23
核心提示:  新华网四川频道8月6日电 近日,一则由四川省通江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操办酒席的通知》(   近日,一则由四川省通江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操办酒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起社会关注,“用红头文件约束民间办酒风俗”是否适宜引起热议。对此,通江县政府表示,将尽快对《通知》中不科学的提法进行修改。

7月23日,通江县人民政府官网上公开发布了一则规范操办酒席的通知,其中不仅对国家公职人员操办酒席范围进行规范,还对农村和城镇居民举办酒席进行了界定。

记者看到,《通知》中对办酒类型、范围、流程、规模等进行了规范。其中对城乡居民办酒要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指出婚嫁酒由本人或父母提出申请,必须提供结婚证明;丧事酒由子女、配偶或直系亲属提出申请。而办寿酒则要求老人年龄70周岁及以上,每间隔十年可操办一次。除婚嫁酒、丧事酒、寿酒三类外,乔迁、升学、满月、参军、开业、钉门、立碑、过关、谢师等一律不允许操办酒宴。

通知》一出,公众普遍对规范国家公职人员操办酒席表示认同,但对规范群众办酒席则持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申报程序复杂、部分规定限制过死,对个人权力造成了侵害。

对此,该县委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出台此文件的初衷是为了制止“巧立名目乱办滥办酒席宴客敛财”不正之风,进一步遏制“人情消费”,以教育引导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树立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该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2014年该县空山乡探索了村规民约规范操办酒席行为。该乡人均年收入在4800元左右,但每户村民年均礼金开销都在两万左右,多数村民不堪重负,对规范滥办酒席很支持。由每个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村规民约”来规范酒宴操办,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进行监管。此次倡导规范群众办酒宴,是为推广空山乡创新村规民约的一项具体做法。

那么“限酒令”“普及”是否对群众个人权力造成侵害呢?该县委办公室相关人士说,此《通知》重点是严格管理国家公职人员,同时倡导普通公民通过村居民自治的方式移风易俗,对亲朋好友间正常礼尚往来并没有禁止之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胡光伟认为,民间婚丧嫁娶送礼摆酒本是传统,但近年来摆酒变得越来越铺张浪费甚至成了敛财方式,脱离了传统民俗本意。县政府作为基层行政机构,对规范百姓社会风俗来讲,这种做法有其可取之处,但不能急于求成,规范群众摆酒席习惯是一个逐步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

通江县委外宣办告诉记者,该县将组织民政局、法制办等部门,再次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对《通知》进行修改,“此项工作是逐步推开,正在引导开展,需要修改的时候尽快修改。”(记者吴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