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乡村旅游+”模式促进兴旅富农

15.04.2016  12:21

 

 

按休闲观光标准发展的现代农业是乡村旅游的绝佳景点(何嗣猛摄)

   (李晓军 记者 陈连波) 阳春四月,正值通江雨晴相间。峰峦叠嶂处,时而云雾氤氲,时而碧空如洗,漫山遍野的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点缀在诗意般的山水田园间,令人心旷神怡。远方的游客、城里的市民,赶趟儿似地涌进通江,沉醉在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中,迷醉在天然生态美食中。恋恋不舍之际,通江银耳、罗村茶、青峪猪肉等特产被大包小包地装进轿车后备箱中。这样的情景,已经成为通江县很多旅游新村的常态。

  近年来,通江深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文章,将“兴旅富农”文章做得风生水起,乡村休闲旅游人气“爆棚”,成就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6亿元,其中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35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5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24.5%。

   乡村旅游+巴山新居

  村庄变宾馆、村居变客房、村民变旅游服务人

  4月12日,民胜镇鹦鸽嘴村,绿树花丛掩映的农家小院间,来自各地的游客穿梭其间,无比热闹。

  “春风云路人家,绯桃白李黄花。小院修竹新瓦。荷塘月下,陶公也想听蛙。”前来休闲的游客,无不被镌刻在村内一块天然石头上的这首小令激起共鸣,驻足朗诵品味。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通江不仅仅满足于让农民住进新房子,而是按特色旅游服务设施标准进行综合打造,突出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田园风光和农家情趣特色,坚持一个新村多个亮点、一个新村一个景点,整洁舒适、配套完备的巴山新居成为城市居民周末、节假日休闲旅游的首选。目前,全县已建成2个重点镇、18个中心村、1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5个县级新农村示范片、320个聚居点。“每一处巴山新居都是乡村旅游的景点。”通江县旅游局局长张耀华说。

  新居是住房,也是乡村旅游的客栈。4月12日,空山乡龙池村村民何强在新居前的微田园里采摘蔬菜,为3桌游客准备午饭,他家的4间客房已客满。“去年,吃乡村旅游饭,有3万多元的净收入。”何强说。

  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龙池村聚居点成了一个大宾馆。“村里有一家大型旅游客栈,还有近20家农家乐,近100名村民成为旅游人。”空山乡副乡长蒲德昕介绍。

  像龙池村这样的旅游村,在通江比比皆是。

 

产旅结合的民胜镇鹦鸽嘴村(郑荣武、王述端摄)

   乡村旅游+现代农业

  以农助旅,以旅兴农

  时间倒流4个年头,乡村旅游在通江还是一张“画饼”。那时,游客来到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诺水河、空山天盆等核心景区才是他们的首选。

  如何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让游客驻足停留?

  2012年,缺少旅游资源的民胜镇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把目光瞄向乡村旅游,鹦鸽嘴村成为试点村。

  产业既是致富的根本,也是乡村旅游的景点。2012年,鹦鸽嘴村结合巴山新居建设,按休闲观光农业标准发展葡萄2100亩,其他水果200余亩,鹦鸽嘴村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田园果村”。

  “以田园风光养眼、以观光农业养肺、以乡村美食养胃、以厚重文化养脑、以现代文明养心”的鹦鸽嘴村成为乡村休闲旅游胜地,游客纷至沓来。2015年,鹦鸽嘴村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近2000万元。

  鹦鸽嘴村的成功,迅速引发了全县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发展的热潮。

  方山村、园顶村打造生态观光果蔬带和四季花海,东郡村、渠江村成为休闲观光垂钓胜地,火天岗村、金山村打造休闲观光茶叶产业园,梓潼村、河坝场村借助银耳产业成为休闲观光景点……一个个村落,成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典范,引得游人如织。

  近年来,通江县以“全域景区化”“村庄景观化”的理念,引导农业围绕旅游布局和发展、“”景观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发展,突出休闲观光体验。

  休闲观光农业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又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崛起。27万亩茶园堆翠叠绿,成为休闲、观光、茶文化体验的绝佳去处;16万亩宜渔水面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成为休闲垂钓的胜地;20万亩干果产业带就是一条条乡村旅游线;一处处食用菌、弥猴桃、葡萄产业园都是休闲度假的景点。

 

人气爆棚的新农村(何嗣猛摄)

   乡村旅游+扶贫

  助农增收脱贫奔康

  “老板,再来一碗,这味道真巴适!”4月12日中午,几名来自成都的游客坐在泥溪乡梨园坝村马胜勇家的农家乐里,吃着酸菜豆腐稀饭,啃着火烧馍,边吃边赞叹,“农家味十足,安逸!

  梨园坝村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是通江县乡村旅游的新热点。而在3年前,村民还因政府不让拆旧房建新房而颇有怨言,如今,旧房成了城里人抢着住的客房;村民没想到,平时家里吃的土菜,城里人吃了还想带点回去,萝卜夹、干豇豆、土鸡这些土特产成了供不应求的商品……

  “这里,青山环绕,小桥流水人家,满足了人们对于闲适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满足了人们对乡愁的追寻。”泥溪乡党委书记朱雪梅说,近几年,梨园坝村成了游客访古、探幽的胜地,村里已有9家农家乐,10余户贫困村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

  乡村旅游发展活了经济富了百姓。通江的各个乡村旅游景点至少都有10余家农家乐,节假日家家生意火爆。“乡村旅游真是我们增收的好帮手。”民胜镇方山村开办“方山休闲农庄”农家乐的村民李福章说,每逢节假日都要接待10多桌客人,收入4000元以上。

  据了解,通江县还把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15年,通江县脱贫的5000余户、2.2万人中,通过旅游脱贫有7920人,占脱贫人口36%。乡村旅游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