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通报三起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
2013年以来,证监会共受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线索38件,并已陆续启动调查工作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乔誌东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9日通报了三起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及相关查处情况。据初步统计,2013年以来,证监会共受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线索38件,并已陆续启动调查工作。
这三起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包括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基金经理钱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基金经理欧某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原投资管理人员张某某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以上三起案件涉案金额均超过1亿元,获利从160万元到1500万元不等。据了解,公安机关近期已对该3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为了有效发现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证监会着力强化了案件线索分析发现机制,不断加大监控和查处力度,为精准打击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提供了强有力手段。” 邓舸说。
“加大对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和落实公司内控制度,明确和强化公司管理责任,是防控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投资者信心、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的必要举措。”邓舸表示。
他介绍,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加大对资产管理行业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的查处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同时,针对资产管理行业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多发频发的状况,一方面,监管部门将完善相关制度要求,加强对公司的日常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在查处个人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时,监管部门将核查相关公司是否存在内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确实存在问题的,将根据情节轻重对公司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采取适当监管措施,建立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的综合防控机制,坚决遏制资产管理行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