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通往“西部文创中心” 成都站在了风口之上

24.08.2016  19:31

    8月20日,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作品《北京折叠》获得2016年雨果奖,引发全国关注。这是继刘慈欣凭借《三体》成为中国第一位雨果奖得主后,中国科幻作家再次折桂。

    而这一天,“2016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即将结束。作为“电影周”的重头戏,两天前的8月18日,何夕、王晓达等中国8位知名科幻作家在成都的双创品牌活动“创业天府•菁蓉创享会”上,进行了一场脑洞大开的“想象力路演”,同样引发全国关注。

    看起来,这像是一种巧合,但是巧合背后又有着这样的逻辑——中国科幻作家的崛起,带来了科幻热在中国兴起,又或者是中国科幻热的一个证明和体现;以“科幻之都,未来在此”为主题的电影周在成都举办,意味着成都再次站在了中国科幻热的风口。

    作为“中国地理上的洼地,中国科幻版图的高地”,成都在这场中国科幻热中引领风骚,可谓水到渠成。

    但是,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范围在看,科幻热以及影视热,都不过是一个口子或引子,背后反映的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文化创意产业已被公认为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报告显示,我国文化娱乐产业在2020年有望达到1万亿元产值。根源在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新时代。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国民文化需求将出现井喷。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也特别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来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表示,从美国的迪斯尼、好莱坞,到日本的电视剧、动漫,文化产业都是它们实现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扮演着经济发展排头兵的重要角色。

    产业发展的机遇,当然不容错失。谁抢抓文创产业发展,谁就在经济转型中占得先机。成都站在中国科幻热的风口,不过是成都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强势表现。

    成都站在文创产业风口,源自国家战略使命和城市定位担当。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没有西部文创中心。进一步地看,要建设其他三个中心,也离不开文创中心的支撑。一者,文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二者,文创产业是科技运用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三者,文创产业,是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往往通过文化输出得到体现。

    定位国家中心城市,特别是西部文创中心,给成都带来了文创产业大发展的机遇,让成都站在了文创产业的风口。从历史发展看,成都也具备建设好西部文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成都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创产业基础得天独厚。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5%,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一支重要成长型产业。她还是文博旅游全国第三城、演艺娱乐西部第一城、手游全国第四城……

    目前,已有十余所在蓉高校开设了创意设计相关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涌现了像黑蚁设计、嘉兰图设计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设计师和设计机构。同时,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蓝顶艺术中心、浓园国际艺术村、东郊记忆、武侯区西部智谷、彭州家纺创意设计园等文化创意设计产业聚集区也应运而生。前不久,万达与成都签订持续投资超千亿的合作协议,创建“世界超级旅游目的地”——成都万达文化旅游城,华侨城集团拟投资超千亿元,打造天回、安仁、黄龙溪三大文化名镇等等,既是成都建设文创中心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文创中心功能一大推手。

    要通往“西部文创中心”,通往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必须站上文创产业的风口;站在文创产业风口的成都,通往“西部文创中心”,通往国家中心城市,更自信,也更坚决。

责任编辑:吴俊凡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