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组团”推进扶贫攻坚

28.12.2015  09:23

 

今年以来,通川区着力在贫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选、育、管、用上下功夫,创新推行组团管理模式,有效整合人力、信息、项目资源,通过“抱团取暖”凝聚起强大扶贫攻坚合力,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区级领导“定团指导”。每个贫困乡镇确定一名区级领导联系和指导“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攻坚工作,形成“1+x”帮扶模式,即区级领导每月到贫困村指导“第一书记”工作1次以上,现场解决“第一书记”生产生活难题。“第一书记”遇扶贫开发难题,可直接向联系区级领导请示汇报,快速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扶贫攻坚工作效率。

派出单位“组团服务”。派出单位机关干部按照“第一书记”所驻贫困村小组数组建工作组,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每周到村工作不少于1次,协助“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同时,派出单位负责人每月到派驻“第一书记”的村开展1次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组团服务”,目前已落实各类项目资金1900万元,建立贫困村村民文化活动场所12个,为村民修建、维修村小学21所,帮助硬化村道136.2公里,慰问贫困户6893户,帮扶物质价值800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00多个,提供各类致富信息600余条。

乡镇村干部“结对帮扶”。对“第一书记”实行“2+1”结对帮扶,即由所在乡镇分别确定一名副科级干部和一名村干部与“第一书记”结成帮扶对子。乡镇副科级干部主要向“第一书记”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帮助“第一书记”理清工作思路,履行岗位职责,打开工作局面。村干部主要负责做好联络、协调和服务工作,协助“第一书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0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

第一书记“抱团协作”。以贫困乡镇为单位,将选派到村任职的45名“第一书记”分为11个工作组,确定一名政治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担任组长,负责牵头协调。小组每月召开1次研讨会,交流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研究遇到的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同时,按照地域相邻、便于联系的原则,由5至8名“第一书记”成立协作小组,平时分头驻村开展工作,遇较大活动或突发事件时,小组成员“组团互助”开展工作。目前,全区共成立协作小组7个。

(简麒镇郑川  记者谭楚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