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

27.10.2014  12:22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通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化建设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基础工作。截止10月20日,全区顺利完成了45个贫困村、13790户33698人的精准识别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加强领导 部署动员到位

成立了由通川区政府副区长庞福佑、赵亮为组长,区级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下发《达州市通川区定点扶贫到村到户工作实施方案》,组建45个驻村帮扶工作组,强化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相关乡镇办委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委书记或镇长亲自抓。全区上下形成了区级统筹负责、乡镇为主体、部门协调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有序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营造氛围 政策宣传到位

为扎实开展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录入工作,把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通川区扶贫移民局利用QQ群第一时间把政策、文件精神传达到各乡镇,各乡镇利用广播、短信、宣传单宣传建档立卡工作的性质、意义及重要性。乡镇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村组干部走村入户宣传建档立卡工作政策,召开培训动员会22次,村上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代表会137次,干部入户走访座谈1500户,电话征求外出务工人员意见2240人次。

规范识别 程序执行到位

严格按照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按照 “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村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初审、乡镇公示、区政府审查公示、市扶贫移民局审核、省扶贫移民局复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公告的程序,确定45个行政村为贫困村。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标准,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户严格按照“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组织民主评议,确定33698人为贫困人口。

严格要求 检查督促到位

今年,通川区把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化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督查内容,及时开展督导检查,在时间节点上,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通川区委目督办对各乡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多次督办,对在信息录入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时纠正,确保了工作环节一个不少,工作步骤一个不减、工作程序一个不缺。

保障有力 工作积极到位

通川区政府及时划拨工作经费25万元,印制了贫困户申请、花名册、汇总表、贫困户登记表、宣传培训等,确保建档立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工作任务。

截止10月20日,通川区已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县的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录入。(刘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