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通川区:产业扶贫促增收打出三记组合拳

19.05.2017  16:54

 

  (记者 钟振宇 李淼 张庭铭)5月18日,在全省2017年贫困县摘帽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达州市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作为4个发言代表之一,向全场与会人员介绍通川区聚焦产业扶贫的好经验。
  杜海洋的发言中最吸引人的是通川区打出的“产业增收组合拳”。第一种是探索“多种合作”模式,采取“劳务服务、资产收益、产业带动、物业增收”等多种方式,盘活贫困村闲置资产资源,引导贫困村集体领办专合社、电商网点和劳务服务公司,壮大集体经济。第二种是探索“资源租赁”模式,引进业主按亩均不低于500元的标准,流转贫困户土地、山林等自有资源,租赁贫困户闲置房屋开发民宿旅游,扶持带动贫困户获取稳定收益。第三种是探索“劳务聘用”模式,贫困户挣“薪金”。
  通过抓住产业扶贫这个脱贫攻坚“牛鼻子”,通川区2016年实现19个贫困村退出、18449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2.6%,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