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三大”措施保防汛安全

04.04.2014  12:36

    2014年,通川区将面临州河、巴河“两线防汛作战”任务。 为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后首场防汛“保卫战”旗开得胜,按照“统筹兼顾、科学防洪”的要求,通川区采取“三大”措施确保2014年安全度汛。
    着力抓好防汛机制保安全。一是及时调整和充实了区、乡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修订完善总体防汛应急预案及中小型水利工程、重点区域度汛预案。 二是迅速细化落实了各级各部门防汛工作职责。及时将防汛责任分解到部门、乡(镇)、村组,落实到具体人头。截止目前,全区23个乡、镇、办及莲花湖管委会、区级相关部门成立防汛领导小组30个,全区45座中、小型水库及山坪塘落实防汛责任人350名。三是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抢险队伍。全区落实抢险队伍30支3100人,全面承担辖区内抗洪抢险,应急撤离等防汛任务,保证在汛期抢险能拉得出、用得上、顶得住。四是及时落实汛前检查机制。在3月初,及时组织各乡镇、流域站对45座水库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各村组对本辖区存在安全隐患的山坪塘进行了重点巡查并及时落实了整改措施。
    全力抓好防汛储备保安全。一是及时补充防汛物质,充实防汛设施,确保物质储备充足。根据防御重点抢险工作需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及时对防汛物资进行了补充。今年年初,全区防汛物资准备已落实冲锋舟7只,橡皮艇6艘;救生衣1135件、抢险麻袋2480条、编织袋22350条;二是落实防汛抢险车辆182台、照明灯490盏、医疗救护队25支;三是预算足够的防汛应急资金。区委、区政府根据本辖区防汛抢险工作实际情况,安排了充足的防汛抢险应急资金。
    大力抓好防汛工程建设保安全。一是全力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确保行洪安全。2013年,通过不懈努力,全区已建设完成双龙河流域复兴场镇段和双龙场镇段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河道5.0公里,有效保护2.67万余人和556亩耕地防汛安全。今年即将启动双龙河东岳场镇段和长滩河碑庙场镇段防洪治理工程。二是全力抓好病险水库、山坪塘除险加固整治。近年来,我区有效整合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农业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多元资金投入,已完成对27座小型水库和560座山坪塘除险加固整治,仅去冬今春我区就完成了60口山坪塘的综合治理。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可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调节作用,确保全区度汛安全。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