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信息编码与无线通信进展国际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
11月5日上午,为期两天的2013年度信息编码与无线通信进展国际论坛于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逸夫馆4105教室开幕。论坛由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智能交通系统成都分会( IEEE ITS Chengdu Chapter)、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成都分会(IEEE VTS Chengdu Chapter)、国际照明委员会智能交通系统协会( CIE-ITS)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主办。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111 Projec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 Key Project)、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Project )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平志致欢迎词。
本次论坛旨在促进信息理论家、编码专家、信号与系统设计师、无线通信专家和通信从业人员间的成果交流,将围绕信息编码与无线通信的最新进展进行研讨。论坛的主题包括:信息理论的新概念和方向,编码和无线通信,先进的编码和信号设计,无线通讯和云存储,快速时变信道建模、估值以及均衡,高效的调制和检测技术,高移动性无线系统的编码和网络容量,干扰利用率和产能接近技术,继电器庞大的多天线分配和协作技巧等。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Norman Beaulieu教授、挪威贝尔根大学的Tor Helleseth教授、日本东北大学的Fumiyuki Adachi教授、土耳其卡迪尔哈斯大学的Erdal Panayirci教授、印度科学研究所的P.Vijay Kumar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的李平教授、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Hsiao-Hwa Chen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Jong-Seon No教授、山东大学的王成祥教授、雅典国家天文台P. Takis Mathiopoulos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丁治国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的Dr. Jingxian Wu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Udaya Parampalli教授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还成立了“信息编码的机遇与挑战”、“无线通信的机遇与挑战”两个专家讨论组。
此次论坛共有1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涵盖广义扩散散射与视距衰落信道模型、随机访问多用户检测的分散式动力控制、信息隐藏中的低相关序列、在ARQ和HARQ系统中的高效能量通信和光通信、混合广义衰落信道中的两跳AF中继通信系统、高移动性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快速时变MIMO信道模型、多用户信道的干扰对齐方案等。 (摄影记者:汪志甜 学生编辑:白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