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聪:深海通信如微信 普通人也可乘“蛟龙号”

17.10.2014  18:37

科博会上展出的“蛟龙号”模型。

科博会开幕首日,智能机器人让孩子们感到新奇。

  科博会·人物

  本组稿件由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刘秋凤张路延姚茂强采写摄影张磊

  “这是上千上万只白螃蟹,这是1米长的海参……”10月16日下午,“深潜英雄”叶聪到绵阳外国语学校与学生交流。在讲述“蛟龙号”深海探测时,不时听到学生发出“”声。

  当“蛟龙号”下降到7000米时,会不会因为压力缩小?下降到深海外面漆黑一片,潜航员会害怕吗……面对提问,叶聪都一一作答。据他透露,普通人也可乘坐“蛟龙号”潜到深海,目前“蛟龙号”已搭乘过14名普通人。

  深海下怎么通信?潜水如坐电梯通信如微信

  “很多人误以为‘蛟龙号’下潜到7000米是直线下降。其实不然。”叶聪解释说,“蛟龙号”下降过程就像坐电梯,在离下潜中心周围200米内运行,速度约为50米每分钟,一般到达7000米需要3小时。未来能够将3小时缩短为1小时。

  如果将下降过程比喻为坐电梯,那通讯就像在玩微信。叶聪介绍,“蛟龙号”的通信采用高速水声通讯技术,就像海豚音一样。潜水器与航母间可互传文字、语音还有图片,但还不能传送视频。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