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一选修课人气旺 学生得“攒人品”抢课程

12.11.2013  14:08

  在四川师范大学,有一门选修课是学生们要靠“攒人品”才能抢到的,那就是《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学生选这门课的原因是想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任课老师田华介绍了中国性知识教育的缺失,以及现在性教育课程系统的不完善。为此,田华在这一学期重新设置了课程,请来了医生、同性恋者,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性教育知识。

  性话题

  学生只敢写不敢说

  “小三、女汉子、九眼桥、苍老师”,这些是学生们写下提到女性时会想到的词语;“攻受、耽美、伪娘”,是学生们写下提到男性时会想到的词语。这是田华老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时的情景。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头脑风暴’,让我们写出提到‘性’时能想到的词语,当时大家都默不做声,非常害羞,可是等到老师公布我们写出来的词语时,全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大家写了很多比较敏感的词语,才发现作为大学生大家懂得其实很多。”计算机学院大二的学生沈方(化名)说:“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想选这门课,想有一个正规的渠道学习这些知识,但这门课太抢手,只有我选上了,这节课每次来听课的学生都会超过100多人。

  田华说:“如今学生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但在公众场合大家仍是谈‘性’色变,学生成长时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是正确的,学生只顾着寻求一些稀奇、刺激的词语,正如学生写了很多新颖的词,但很少有学生写到安全套等词语,说明学生在性方面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很弱。

   性教育

  师资背景比较杂乱

  “到目前为止,全国的本科或是硕士都没有性学专业,所以这方面师资的背景比较杂乱,开课的老师有学医学、心理学、生物学的。”田华说,她本科学生物专业,研究生时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伦理方向,因为对性教育比较感兴趣,于2006年开始接触学习。

  田华表示,现在她给同学们教授的,更多的是她自己自学到的东西。“全国50万所大中小学,开设这门课程的不到1000所,我的一些学生毕业后想在自己的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都没开起来。”田华介绍,2002年四川有一批高校首次开设了性教育课程,有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泸州医学院等。

  田华介绍,全国青少年性教育发展状况为学校性教育有进步,但总体发展缓慢,青少年性早熟但性教育滞后,导致在这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成年人性侵是其中一个方面,而未成年人之间的早性、少女堕胎、未成年人参加性交易都会对青少年带来伤害。

   性课堂

  同性恋解读少数群体

  《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这门课程,田华共安排了4名老师为学生上课,除她给学生上一些基础知识外,将有一位医生为学生讲授性疾病传播和优生优育,一名生物老师讲述性生理和结构功能,还有一名同性恋者讲述性少数群体的解读。田华介绍,这位同性恋者雷老师已经与他的同性爱人在一起生活了10年。“雷老师一直致力于反同性恋歧视方面的工作,因为我听过他的讲座,所以我会放心安排他来给我的学生上课。”田华说,雷老师前几年就给学生上过课,学生反映还不错,有些学生还主动提出要当志愿者,一起帮忙宣传防艾及给同性恋者心理支持等等。

  对于今后的开课方向,田华说这门课程会结合学生今后的婚恋生活进行讲述。 记者王玥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