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逆城市化”困惑:城市留不下 返乡难就业

03.02.2014  13:12

大城市买不起房,孩子上学又难,不得已回到了老家农村,回来后就业难,创业又屡屡失败,”在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本应喜庆过年的返乡农民工李中,此刻却愁眉不展。他用“心酸”来形容自己返乡后的经历和感受。

李中的老家在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魏窑村。1999年他高中毕业去了上海,先是在一家模具厂当学徒,每个月工资只有300元。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再加上肯钻研能吃苦,他很快成为了熟练工,此后多次跳槽,每次变动都有新收获,期间还学习了管理专业课程。由于懂技术又懂管理,他很快得到一家企业的青睐,被聘作区域经理,进入公司管理层,带领一个团队来负责该企业的销售工作。

但是,上海房价近年来蹭蹭地往上涨,他居住的地方房价每平方从六七千元上涨到两三万元,他买不起房子,租房开销也在上涨,再加上孩子无法在上海无法读高中等,他不得不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

如果能继续留在上海,最近一年多就不会摔几个跟头了。”李中无奈地叹息道,回到老家后,之前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都用不上,想做技术,家乡没模具机械类企业,想做管理,家乡的企业大都是依靠血缘等关系的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没有需求。

他告诉记者,他在2012年5月回到老家,先是在一家蓄电池工厂干了10多天,就发现体内血铅超标。为了健康,他不得不辞工回家休息。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老婆孩子都靠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李中开了一个化妆品专卖店,但因当地政府整顿化妆品市场和他经营的品牌知名度较低,返乡之后的第一次创业,不得不关门大吉。

随后,他又和一个朋友合作养殖山羊,但由于经验缺乏,买回来的山羊中有不少幼羊,死了一百多只。吃了几次亏后,才开始积累了一些经验,养殖效益始终是不温不火,勉强维持。

除了就业岗位难找、创业风险大,让他感触最深的老家农村与上海在政府服务方面的区别。他告诉记者,有段时间生意的流动资金不够,他拿自己在县城的一个商品房房产证去房产中介机构评估,希望凭此贷款。第一次被告知3个工作日办好,他按时前往后又被告知还要等,他又等了一个星期,再次去,还是被告知要继续等。反复跑了四五次,评估也没个结果,经他人提醒,原来是自己没送礼,该中介机构是当地房产局下属的,而且是全市唯一的一家,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如果不是别人提醒,我还是在傻乎乎地排队等,”他说,考虑到自己本来只是打算贷款5万元,如果再加上送礼请吃饭打通关系,利率还不如民间借贷优惠,他索性就干脆不评估了,通过民间借贷解决了融资难题。虽然利息高一些,但是省心了。

问及今后的打算,他告诉记者,春节后他打算尝试去做回收废旧蓄电池的生意。“如果还是没效益的话,我决定再回到上海找工作。我很想能继续留在老家,毕竟父母、老婆、孩子都在这里,但在老家都沦落到了连个生存之道都没有。”他难过地叹息道。(记者 程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