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川茶“主力军”北川羌茶如何发力

16.04.2014  13:49

  羌山又唱起了采茶歌。4月5日-6日在曲山镇启动的第二届北川羌茶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汶川特大地震让北川茶叶产业累计资产损失近2亿元,不过我们现在又重生了!”活动现场,北川一茶叶企业负责人的脸上难掩喜悦。

  与乐山、雅安、宜宾等地的茶叶相比,羌茶销量和知名度仍有较大差距。“重生”的羌茶,如何才能追上川茶“主力军团”?

  “负数起家”北川羌茶又活过来了

  大地震前,北川共有9家茶叶加工企业,震后这些企业的加工能力几乎完全丧失。北川县副县长丁明忠介绍,加上道路损毁,鲜茶无人收购,茶农们只能望茶兴叹。

  在羌山雀舌茶叶公司总经理牛义贵看来,北川茶叶的灾后重建不是白手起家,而是负数起家。“地震过后,全县茶叶产业累计资产损失近2亿元,包括我们在内,不少企业都是靠打白条恢复生产。”

  为了让村民留住种植多年的老茶树,羌山雀舌、北川禹露、俏泉等几家茶叶加工企业甚至给茶农免费发茶树苗,走村串户给茶农做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北川的茶树终于又现新芽,各茶企的加工能力大大超过了震前水平。目前,北川茶叶基地面积近7万亩,成长起了6家市级以上规模茶企,年加工产值为6000万-7000万元,为茶农带来直接收入1500万元。

  “北川茶园所在之处,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几乎不受外界污染,同时雨水充足、日照丰富、气温低,使得茶叶生长周期长,能够保证茶叶鲜嫩且茶味丰满,在市场上有很高的辨识度。”丁明忠告诉记者,企业开发出的茶叶品种日渐增多,一个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正在北川形成。

  羌茶发力追赶要打好民族文化牌

  “和川内其它地区横向比较,你们是在走,别人是在跑。”4日下午的北川茶叶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省农业厅园艺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段新友毫不客气地指出,7万多亩的茶园面积、600多吨的年产量,在省内排名仍然靠后。

  如何赶上乐山的竹叶青、雅安的蒙顶山茶等川茶主力?省内茶叶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建好产业基地。“现在基础技术没贯彻,农民效益不高;反过来,农民认为种茶挣不到钱,又会减少茶园投入,使得产量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四川农大园艺学院院长唐茜建议,北川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老茶树资源,筛选、建立茶树资源库,在此基础上选育有特色的新品种。同时,改变粗放式茶园管理,重视精细化耕种,变只采春茶为一年四季都采茶,提高羌茶的产量和质量。“区域品牌缺失、企业品牌分散是北川另一症结。”新当选的北川县茶叶协会会长高飞表示,“现在仅一个北川县就有20多个茶叶品牌。”对此,省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提议,应加强分工合作,打造1-2个知名品牌。“企业一定要抱团,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小企业负责生产,大家有钱一起赚。”

  在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商业街的古羌茶艺表演区,羌族姑娘身着民族盛装的茶艺表演,吸引了众多观光游客来品茶。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张世民认为,古老的羌文化赋予了羌茶独特的魅力,要将茶叶种植和羌族地区旅游进行嫁接,充分利用好震后北川在全国的知名度。